满庭芳.述怀

苦海奔波,荆山劳役,欲救宝璧嘉祥。

周而复始,瞥地悟真常。

两凑玄关运度,升灵曜、飞出扶桑。

回光看,璇玑万象,一一现明堂。

人还穷此理,尘缘悉屏,世梦都忘。

觉身心和畅,无限清凉。

万化收归鼎内,红光迸、丹熟馨香。

吞服了,还童返老,出自满庭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翻译

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挣扎,如同在荆棘山中劳作,渴望拯救珍贵的吉祥之物。
循环往复间,突然领悟到永恒不变的真理。
在神秘的通道中运行,提升精神,如日出东方般飞升。
回望光芒,看到宇宙万物在光明殿堂中显现。
人们深入探究这个道理,放下尘世情缘,忘却世间幻梦。
感到身心舒畅,无比清凉。
万物回归至炼丹炉内,红色光芒四射,丹药已熟透,香气四溢。
吞下这丹药,就能恢复青春,重获活力,源自满庭芳华。

注释

苦海: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
荆山:象征艰辛的工作或环境。
宝璧:珍贵的物品,可能指吉祥的事物。
玄关:道教中的神秘通道或关键入口。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方神木,象征新生。
璇玑:古代星宿名,这里指代宇宙万象。
身心和畅:身心舒畅,和谐愉快。
万化:万物变化。
鼎内:炼丹炉中,象征转化过程。
红光迸:形容光芒四射。

鉴赏

这首元代王处一的《满庭芳·述怀》描绘了作者在修炼过程中的感悟与体验。诗中以"苦海奔波,荆山劳役"象征修行路上的艰辛与磨砺,旨在寻求"宝璧嘉祥",即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和吉祥。"周而复始,瞥地悟真常"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顿悟,揭示了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

"两凑玄关运度,升灵曜、飞出扶桑"运用神话意象,描述了修炼者通过内在修炼提升精神能量,仿佛从东方的神话之地扶桑升起。"回光看,璇玑万象,一一现明堂"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洞察力,世间万物在心中清晰呈现,如同明堂般光明。

接下来,诗人表达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人还穷此理,尘缘悉屏,世梦都忘",心灵达到了清静无为的境地。"觉身心和畅,无限清凉"描绘了身心的和谐与宁静,以及由此带来的清凉之感。

最后,"万化收归鼎内,红光迸、丹熟馨香"象征着修炼的成果,万物归于内在,丹药炼成,散发出香气。"吞服了,还童返老,出自满庭芳"寓意通过修炼得以返璞归真,恢复青春活力,宛如满庭芳华。

整首诗以修炼者的视角,展现了从困惑到领悟,再到身心升华的过程,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收录诗词(95)

王处一(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士,一说号华阳子。从王重阳学道,修真于昆崳山烟霞洞。人称“跌脚仙人”。章宗承安中,曾被召见。元世祖时赠玉阳体元广度真人

  • 字:玉阳
  • 号:全阳子
  • 籍贯:金宁海东牟(今山东乳山)
  • 生卒年:1142—1217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赞丹阳公

久宦东牟,清门高广,自然别有行藏。

吕真遗训,一指遇重阳。

拂袖西秦顺化,真功就、复返吾乡。

朝元去,回颜换质,处处显嘉祥。

昌阳留异迹,普天设教,劝爇心香。

得灵源开悟,独处清凉。

宝鼎丹成九转,明颠倒、返照回光。

同成道,称扬盛德,呈上满庭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赠广陵镇散人

圣诀仙方,玄机玄理,无文口口相传。

幸蒙师诲,说破未生前。

默把周天斡运,见参罗、万象推迁。

成造化,真龙真虎,真汞与真铅。

黄庭交会处,五行颠倒,八卦穿连。

仗玉炉金鼎,巨火烹煎。

九转功夫数足,丹成也、阴尽阳全。

长生道,非遥非近,非缺亦非圆。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庭芳.赠出家

厌贵辞荣,甘贫慕道,谦和柔弱行藏。通真内炼。

随步变清凉。一点灵空顿晓,明显现、千古嘉祥。

因缘济,玉阳自此,同保见重阳。

心香通内外,氤氲遍彻,三界十方。

感大罗仙众,俯降恩光。

总救九玄七祖,离幽夜、高赴仙乡。

天元会,万神庆悦,齐唱满庭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赠出家众

米麦精华,冲和恬淡,自然造化成神。

无生妙道,迤逦变良因。

既得长生久视,明颠倒、月伴风邻。

先师教,颐真了性,富国更安民。

清新腾朗耀,天威扫荡,馘灭祆氛。

布大慈甘露,广被人伦。

却返生前混沌,重加遇、枯朽逢春。

方知道,三田宝满,一性免沉沦。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