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美人尘外姿,胸次澹孤清。
空堂语三日,隐隐金石声。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瑞所作,名为《周德言游小庐山观余壁间诗次韵示教走笔奉谢(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人的独特气质,她超脱于世俗,内心宁静而高洁。在空旷的厅堂里,与人交谈三日之久,其话语如同金石之声,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通过“美人尘外姿,胸次澹孤清”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美人置于尘世之外,形容她的气质超凡脱俗,内心纯净无染。这种超然物外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接着,“空堂语三日,隐隐金石声”则进一步渲染了对话的氛围。在空旷的厅堂内,诗人与美人交谈了整整三天,这三天的对话仿佛是金石碰撞的声音,既深沉又富有力量,暗示着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共鸣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美人的描绘和对对话场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高雅、纯净人格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深刻、持久精神交流的珍视。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形象的比喻,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超越现实、直达心灵的艺术境界。
不详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兰茗寻旧题,愧我昔好径。
妙语为湔祓,清越泗滨磬。
江流千丈碧,崖树一枝红。
临眺延缘久,扁舟我欲东。
小楼临水际,一塔出林端。
为报山僧喜,无劳问数滩。
灯影照白发,清酤浣旅颜。
半生堪一笑,四度宿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