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古来村里起功名,当日南阳亦是耕。

几笔远山仁者静,半篙流水圣之清。

晚风蝉响胜金奏,夜露萤光即火城。

人得一间高一著,不须史论又诗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自古以来,村里的人凭借勤奋出人头地,当年的南阳也有人以农耕为业。
几笔勾勒出远处山峦的宁静,半篙轻荡水面,流淌着圣洁的清波。
傍晚的微风吹过,蝉鸣声胜过金乐器演奏,夜晚露珠闪烁,仿佛萤火之城。
一个人如果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高处,就不必再在乎历史学家的评价或诗人的赞誉。

注释

古来:自古以来。
村里:乡村。
起功名:出人头地。
当日:当时。
南阳:古代地名,今河南南阳。
亦是:也同样是。
耕:耕田。
远山:远方的山。
仁者:有仁德的人。
静:宁静。
半篙:半船的竹篙。
流水:流水。
圣之清:圣洁的清澈。
晚风:傍晚的风。
蝉响:蝉鸣声。
胜:超过。
金奏:金乐器演奏。
夜露:夜晚的露水。
萤光:萤火虫的光芒。
火城:比喻明亮的地方。
人得:人如果得到。
一间:一处。
高一著:高出一筹。
不须:不必。
史论:历史评价。
诗评:诗歌评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名利禄的田园生活境界。开篇"古来村里起功名,当日南阳亦是耕"两句,表明历史上许多追求功业成就的人,最终也归于平淡的农耕生活,连著名的南阳也不例外,这里的“耕”字,隐含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

接着"几笔远山仁者静,半篙流水圣之清"两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远山如绘,流水清澈,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情操的描绘和向往,其中“仁者”、“圣之清”更是透露了一种超然物外、道德高尚的情怀。

再下"晚风蝉响胜金奏,夜露萤光即火城"两句,则通过对自然声音和光线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夜晚田园生活的感受。晚风中蝉鸣声,比喻为乐曲;夜晚露水闪烁,如同萤火虫之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景。

最后"人得一间高一著,不须史论又诗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评价、获得心灵自由空间的向往。只要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高远之地,就不需要再去关注历史的评论和文学的品评,这里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和心灵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

收录诗词(55)

邓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近况

近况只如此,深山无见闻。

二中犹学道,三上漫攻文。

芸叶春翻日,梨花晓梦云。

添香仍煮茗,严敬事天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徐榷院奉户檄之九江等郡

中边莹彻似冰壶,空尽时情意气殊。

已向铜龙梯要路,又随玉驮驾征涂。

风生湓浦江流急,云满康庐夜月孤。

竭到东南无力了,一分宽处是规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真阳峡

满眼皆吟料,归囊未尽空。

江波连岸碧,野火张天红。

高树留寒日,长芦转晚风。

客身虽小艇,心已故山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章贡祥符吴道士懒窝

早年收得自由身,坐断窝中懒是真。

日短日长唯守静,云来云去不生嗔。

破除机械鸥盟熟,脱略锱铢鹤料贫。

旧看黄庭犹忘却,应无心力对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