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溪吏

直溪虽乡村,故是尚书里。

短棹经其门,叫声忽盈耳。

一翁被束缚,苦辞橐如洗。

吏指所居堂,即贫谁信尔。

呼人好作计,缓且受鞭垂。

穿漏四五间,中已无窗几。

屋梁记日月,仰视殊自耻。

昔也三年成,今也一朝毁。

贻我风雨愁,饱汝歌呼喜。

官逋依旧在,府帖重追起。

旁人共唏嘘,感叹良有以。

东家瓦渐稀,西舍墙半圯。

生涯分应尽,迟速总一理。

居者今何栖,去者将安徙。

明岁留空村,极目唯流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直溪这个原本属于尚书里的乡村,如今却因官府催缴赋税而陷入困顿的景象。诗人乘船经过,听到老翁的哀叹,他身无分文,被官吏逼迫,指着破败的居所,揭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房屋破旧不堪,连基本的家具都缺失,梁上斑驳的痕迹记录着岁月的沧桑,昔日的辉煌如今只剩风雨中的凄凉。诗人感慨,即使房屋被毁,官府的追讨并未因此停止,反而加剧了百姓的苦难。周围邻居的叹息和感叹,反映出普遍的生活困境。村庄的衰败,东家瓦片稀疏,西舍墙壁残破,似乎预示着村民生活的尽头。诗人担忧,居住者不知何处安身,离去的人又将何去何从。最后,他预见来年这里将是空荡荡的村落,只剩下流水陪伴着荒凉的景象。整首诗通过直溪吏的遭遇,展现了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收录诗词(214)

吴伟业(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号:梅村
  • 籍贯:灌隐主
  • 生卒年:1609~1672

相关古诗词

临顿儿

临顿谁家儿,生小矜白皙。

阿爷负官钱,弃置何仓卒!

贻我适谁家,朱门临广陌。

嘱侬且好住,跳弄无知识。

独怪临去时,摩首如怜惜。

三年教歌舞,万里离亲戚。

绝技逢侯王,宠异施恩泽。

高堂红氍毹,华灯布瑶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锦缝我衣,珍珠装我额。

瑟瑟珊瑚枝,曲罢恣狼藉。

我本贫家子,邂逅道抛掷。

一身被驱使,两口无消息。

纵赏千万金,莫救饿死骨。

欢乐居他乡,骨肉诚何益!

形式: 古风

捉船行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

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

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辞船小要何用,争执汹汹路人拥。

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篙题敛钱送。

船户家家坏十千,官司查点侯如年。

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

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打彭插旗马头住。

形式: 古风

鸳湖曲

鸳央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

烟雨迷离不知处,旧堤却认门前树。

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舟住。

主人爱客锦筵开,水阁风吹笑语来。

画鼓队催桃叶伎,玉箫声出柘枝台。

轻靴窄袖娇妆束,脆管繁弦竞追逐。

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参军舞《鸲鹆》。

酒尽移船曲榭西,满湖灯火醉人归。

朝来别奏新翻曲,更出红妆向柳堤。

欢乐朝朝兼暮暮,七贵三公何足数。

十幅蒲帆几尺风,吹君直上长安路。

长安富贵玉骢骄,侍女薰香护早朝。

分付南湖旧花柳,好留烟月伴归桡。

那知转眼浮生梦,萧萧日影悲风动。

中散弹琴竟未终,山公启事成何用。

东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难留。

白杨尚作他人树,红粉知非旧日楼。

烽火名园窜狐兔,画阁偷窥老兵怒。

宁使当时没县官,不堪朝市都非故。

我来倚棹向湖边,烟雨台空倍惘然。

芳草乍疑歌扇绿,落英错认舞衣鲜。

人生苦乐皆陈迹,年去年来堪痛惜。

闻笛休嗟石季伦,衔杯且效陶彭泽。

君不见白浪掀天一叶危,收竿还帕转船迟。

世人无限风波苦,输与江湖钓叟知。

形式: 古风

清凉山赞佛诗.四首(其一)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台。

台上明月池,干叶金莲开。

花花相映发,叶叶同根栽。

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

汉王坐法宫,一见光徘徊。

结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钗。

翠装雕玉辇,丹髹沉香斋。

护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阶。

长恐乘风去,舍我归蓬莱。

从猎往上林,小队城南隈。

雪鹰异凡羽,果马殊群材。

言过乐游苑,进及长杨街。

张宴奏丝桐,新月穿宫槐。

携手忽太息,乐极生微哀。

千秋终寂寞,此日谁追陪。

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

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

披香淖博士,侧听私惊猜:今日乐方乐,斯语胡为哉?

待诏东方生,执戟前诙谐。

熏炉拂黼帐,白露零苍苔。

吾王慎玉体,对酒毋伤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