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山初见非昔游,一瞬不许回双眸。
二年佐州已强半,七月行县难罢休。
溅溅微溜响萦谷,薿薿多稼光盈畴。
兵厨愿留一樽酒,霜螯醉嚼期中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县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云山初见非昔游”,点明了这次旅行与以往不同,云山初现,给人以新鲜感。接着“一瞬不许回双眸”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着迷,不愿移开视线。
“二年佐州已强半,七月行县难罢休”两句,透露出诗人作为佐官的身份,已经在此地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七月是农忙时节,但依然难以抽身离开,体现了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溅溅微溜响萦谷,薿薿多稼光盈畴”描绘了行县道中的自然风光,溪水潺潺,稻田金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最后,“兵厨愿留一樽酒,霜螯醉嚼期中秋”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中秋佳节时,能与友人共饮美酒,品尝美味的蟹肉,享受团圆的喜悦。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详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初识宁和岭,有怀占梦时。
闻诗千里隔,断织九京悲。
草木应相记,烟云浑异宜。
西风袭怀抱,泪睫不胜垂。
酒开桑落泛觥觓,行子驱车恨不留。
雁塔自是丈人行,麟台更参儒者流。
官居二年有十月,别思一日真三秋。
冰轮今已可人意,何时来赏城东楼。
看山论旧事,拂石认前题。
雨滑苔径阻,云收松峤迷。
三秋文豹隐,一夜寒螀啼。
又复问程去,清游怀虎溪。
万法俱一空,忘筌亦忘字。
勿置齿牙间,回观方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