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望日欲劳农于弁山会风雨作遂出南门因登岘山观洼尊访五花亭遗迹晚霁游何山观读书堂薄暮而还(其二)

天遣吾来此劳农,要令遗躅访颜公。

虽无二十四宾客,诗酒略追前辈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二月望日欲劳农于弁山会风雨作遂出南门因登岘山观洼尊访五花亭遗迹晚霁游何山观读书堂薄暮而还(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劳农之余,探访历史遗迹,追寻前贤足迹的情怀。

首句“天遣吾来此劳农”,诗人以自谦之语,表达自己被天意派遣前来劳作之意,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也流露出一种使命感。接着,“要令遗躅访颜公”一句,点明了探访的对象是历史上的名士颜真卿,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景仰之情。

“虽无二十四宾客”一句,暗指自己虽不能像颜真卿那样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和朋友,但依然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追寻前人的精神风范。“诗酒略追前辈风”,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通过诗歌与美酒,试图在某种程度上模仿和继承前人的风采和精神。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人生追求。通过探访历史遗迹,诗人不仅寻觅到了心灵的慰藉,也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责任感。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二月望日欲劳农于弁山会风雨作遂出南门因登岘山观洼尊访五花亭遗迹晚霁游何山观读书堂薄暮而还(其三)

久欲归耕竟未归,又吟苕霅劝农诗。

流钱腐粟惭无术,稼穑艰难或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劳农岘山乘兴游何山同行宋子飞沈虞卿霍从周范文质

去秋游道场,俯瞰何山路。

林泉虽在眼,未暇飞杖屦。

尘埃汩城市,遥望隔烟雾。

春光忽已半,播谷催农务。

欲作卞山行,偶逢风伯怒。

肩舆出城南,乘兴访幽趣。

山藏佛屋深,迹蹑陈朝故。

老松不记年,脩竹莫知数。

鸟鸣说法池,花落在禅处。

书空何公堂,木拱安定墓。

青山看未足,回首日已暮。

小溪何处是,归诵苏仙句。

形式: 古风

寄沈虞卿寒食上安定冢

先生宋儒宗,风义起人耸。

何山如孔林,世俗岂知重。

广文领诸生,寒食亲上冢。

我独不得行,为义惭无勇。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登清风楼呈通判宋子飞

苕霅水会处,楼高风快哉。

洲中白蘋动,天半故人来。

穆入周臣颂,雄胜楚客台。

飘飘玉川子,乘兴上蓬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