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知无业致吾君,只向空山弄白云。
已共此山私断定,不须转辙重移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表达了他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首句“自知无业致吾君”,诗人自省内心,认为自己没有尘世的牵绊,能够直接接近君王,这里的君王可以理解为大自然或宇宙的主宰,也可以是内心的自我。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次句“只向空山弄白云”,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选择在空旷的山林中,与飘渺的白云为伴。这里,“弄”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互动的情景,仿佛他在与白云嬉戏,享受着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
后两句“已共此山私断定,不须转辙重移文”,诗人已经与眼前的山峰达成了一种默契,无需再通过文字或其他方式去表达或确认这种情感。这表明他对自然的亲近达到了一种心灵相通的程度,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或形式上的仪式来证明。这种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他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寂寞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
朱门不养三千客,谁谓鸡鸣得放回。
三元凤历当春始,万寿龙卮进御前。
綵胜朱幡宜此日,金枝玉叶庆新年。
苍玉新旂祀木神,今朝太皞始司春。
农躔渐觉星辰正,寿历长随日月新。
剪綵房中新胜出,披香殿里早春回。
祥云更傍南山起,来对君王万寿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