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惨澹芜城暮,萧疏野树寒。
登山不惮远,反恐下山难。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游历永庆寺时傍晚的景象。"惨澹芜城暮",寥落而荒凉的城市在黄昏中显得更加凄清,暗含了诗人对环境的寂寥感受。"萧疏野树寒",稀疏的野树在寒风中摇曳,增添了季节的冷意和孤独感。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登山不惮远",他不畏路途遥远,显示出坚韧的意志和对探索的热忱。然而,"反恐下山难",这句转折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开这宁静之地的留恋与不舍,暗示了他对归程的忧虑,可能是因为美景当前,离去时的惆怅心情油然而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永庆寺周边的荒凉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旅程的深沉思考。
不详
昔年曾读退之诗,墙角短檠吁可悲。
我有短檠元不弃,自悲双眼早昏眵。
簪笔侍臣辉荷橐,丝纶郎省照薇花。
管城不任中书职,咄咄书空蘸晚霞。
去岁花开三日事,今秋陆续两番开。
渥丹如雨香犹好,乞与幽人护绿苔。
老雁移屯百万回,黄埃极目碛沙飞。
春风万里梅花路,淼淼江南人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