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非水石可凭,非音声所及。花笑鸟啼,圆通證入。
这首诗名为《水石赞》,作者为宋代僧人释智愚。诗中以“非水石可凭,非音声所及”开篇,强调了某种超越物质和感官体验的境界。接着,“花笑鸟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花儿的欢笑和鸟儿的鸣叫,传达出一种生机盎然、万物和谐的信息。最后,“圆通證入”则暗示了诗人通过领悟到了某种深刻的智慧或佛法的圆融无碍,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通达。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在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金钟夜击九重城,六载归来改瘦形。
待得众生心眼活,雪山依旧碧崚嶒。
欲要了,无可了。山头月,圆又缺。
只好罢休看,夜深风露寒。
一肩驼不起,两脚走如飞。
业风交辊笑嘻嘻,问渠是谁渠不知。
春山万叠,秋水一痕。凛然风彩,何处求真。
大方出没兮全生全杀,丛林悱悱兮独角一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