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其一)

风摇丹髻,叶剪西岩树。岁律峥嵘又如许。

看千峰倒影,浮动觥船,纱窗外,万幅鲛绡斗舞。

五弦弹不尽,碧落天高,隐隐孤鸿向云度。

送斜红敛尽,催上蟾钩,金风细,点破瑶阶白露。

任笛声、吹残一帘秋,看人□栏□,暮云高处。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是宋代词人葛郯的作品,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山中景色。开篇“风摇丹髻,叶剪西岩树”,通过“风摇”和“叶剪”的动态描绘,展现出秋风轻拂、树叶飘落的景象,犹如女子的发髻在风中轻轻摇曳,富有画面感。

“岁律峥嵘又如许”一句,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峥嵘之意,暗示季节更迭,引出下文对山峰倒影的描绘。“千峰倒影,浮动觥船”,将山峰倒映在水面的景象比喻为觥船,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纱窗外,万幅鲛绡斗舞”运用了鲛绡(传说中的鲛人所织的精美丝绸)的意象,形容秋风吹动树叶,如同万千丝带在窗前飞舞,增添了神秘而梦幻的气氛。

接下来,“五弦弹不尽,碧落天高,隐隐孤鸿向云度”,借五弦琴声和孤鸿远去,传达出一种空旷寂寥之感,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送斜红敛尽,催上蟾钩,金风细,点破瑶阶白露”描绘了夕阳西下,月升之际的景色,金风微凉,白露晶莹,给人以宁静而凄美的感受。

结尾“任笛声、吹残一帘秋,看人□栏□,暮云高处”,以笛声和秋意的消散,引出观者凭栏远眺,凝望暮云的画面,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景,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29)

葛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其三)

丹青明灭,霜著谁家树。满眼风光向谁许。

送寒鸦万点,流水孤村,归来晚,月影三人夜舞。

金英秋已老,蜡缀寒葩,空里时闻暗香度。

任一枝瓶小,数点钗寒,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

看纱窗、红日上三竿,把蝶影捎空,在花深处。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朝中措.送蔡定夫

双鞬锦领出山西。戎幕护旌旗。

横槊春风百咏,临淮夜月千卮。

风流樽俎,琼花破艳,红药攒枝。

赏尽竹西歌吹,珠帘十里香迷。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感皇恩(其一)

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绿遍池塘夜来草。

看花何处,莫被此花相恼。世间多少事,邯郸道。

凭远下临,暗尘飞绕。数点烟中树、水村小。

斜阳且住,为我花间留照。从教红满地,何须扫。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二)

花似镜中人,不堪衰老。空羡青青岸边草。

多情消瘦,更被无情相恼。近来无限事,凭谁道。

胡蝶满园,丛边空绕。睡起流莺过、语声小。

琐窗危坐,更被玉蟾相照。夜阑梅影瘦,凭谁扫。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