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闺中少女形象和春日景象。"小玉梳成闹扫",写少女精心打扮,如同春天般活泼热闹;"善师教就琵琶",暗示她正在学习乐器,显示出才艺的培养。"恼人春着杏儿纱",以杏儿纱的轻盈比喻春意盎然,少女身着轻薄衣裳,更显娇媚动人。
"绣带临风一把",进一步描绘她的动态美,绣带随风飘动,增添了几分灵动。接下来的两句,"红阁画桨萱草,青墙映出梨花",通过色彩对比,展现出一幅温馨而静谧的画面,红阁与青墙相映,萱草与梨花竞艳,宛如画卷。
最后两句"斗鸡坊下认儿家,拣取垂杨系马",点明了少女出行的场景,可能是去探望朋友或游玩,她选择在垂杨下系马,既符合当时的风俗,也透露出少女的活泼与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清新,画面生动,展现了清代女性的日常生活和春日情趣,体现了作者吴绮对闺秀生活的细腻观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