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道中

朝辞虎丘去,道出太湖旁。

比屋皆临水,平田半种桑。

秋声生落木,雨色隐斜阳。

向晚吴歌起,中流意渺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祖启的《吴江道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景象。首句“朝辞虎丘去,道出太湖旁”点明了行程的起点和路径,虎丘是苏州名胜,太湖则象征着江南的开阔水域。接下来的“比屋皆临水,平田半种桑”展现了房屋依水而建,农田广袤且主要种植桑树的田园风光,反映了当地农耕文化的特点。

“秋声生落木”一句,通过“秋声”和“落木”,传达出秋天的萧瑟与宁静,而“雨色隐斜阳”则以雨丝笼罩夕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诗意。最后,“向晚吴歌起,中流意渺茫”描绘了傍晚时分,吴地的歌声在湖面飘荡,诗人内心的感受变得深远而迷茫,寓含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未知的思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致,融入了季节变化和人文情感,展现出清新的田园气息和深沉的哲思。

收录诗词(3)

刘祖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山望海

木脱山高眼了然,更当晴午不生烟。

明明海色遥含日,白白霜痕竫贴天。

无那崖门思往事,若为蓬岛挟飞仙。

平生几许乘桴意,尽在临风引领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村夜泊

酒醒镫冷梦频惊,吟傍芦花客思清。

木落晴林秋几树,潮平寒浦月三更。

荒村有影江烟澹,古岸无人石气横。

东望海门天际远,乱峰稠叠白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大觉庵

高刹踞峰头,登临俯一州。

斗城当寺立,弓水抱村流。

云白禅机静,霜青古木秋。

尘劳何日息,常向此间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古意(其一)

孟尝广致客,鸣吠亦不辞。

士为知己用,何者不可为。

遂谓鸡狗辈,生平尽于斯。

尺蠖与虬龙,屈伸在一时。

丈夫以身许,逃义奚所之。

所以鲁仲连,高蹈东海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