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汎舟

都人层立似山丘,坐啸将军拥棹游。

绕郭烟波浮泗水,一船丝竹载凉州。

城中睹望皆丹雘,旗里惊飞尽白鸥。

儒将不须誇郤縠,未闻诗句解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满城的人们像山丘般层层叠叠,坐着的将军指挥着船只游玩。
环绕城郭的烟波之上,泗水泛舟,船上飘荡着凉州的乐曲。
城中望去,色彩斑斓如丹青画卷,军旗飘动,惊飞了所有的白鸥。
儒雅的将领不必炫耀郤縠般的勇猛,我从未听说他们会吟诗作对,展现风流才情。

注释

都人:城市居民。
层立:层层叠叠。
坐啸:坐着指挥。
将军:领头的将领。
拥棹游:驾驭船只游玩。
郭:城墙。
烟波:水面上的雾气和波纹。
泗水:古代河流名。
丝竹:弦乐器和竹制吹奏乐器,代指音乐。
凉州:地名,这里可能指乐曲。
丹雘:红色和黑色,形容色彩鲜艳。
旗里:军旗下。
惊飞:受惊飞起。
白鸥:白色的海鸥。
儒将:有学问的将领。
郤縠:古代将领,此处比喻勇猛之人。
诗句:诗歌。
解风流:理解或展示风雅情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都市的画面,开篇便以“都人层立似山丘”形象地表达了城市人口众多、建筑密集的情景。“坐啸将军拥棹游”则展示了高官贵族的豪华生活,他们乘着精美的船只在河上游弋,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优雅与威严。

“绕郭烟波浮泗水,一船丝竹载凉州”描写的是城市周围环绕的河流和河上的船只。诗人通过“丝竹”的细节,传达了一种文化和艺术氛围,“载凉州”则可能暗示着音乐或文学作品的传播。

接下来的“城中睹望皆丹雘,旗里惊飞尽白鸥”进一步描绘了城市中的壮观景象。“丹雘”指的是红色的宫墙和建筑物,“旗里惊飞尽白鸥”则是对军队活动的生动描写,显示出一种威武与活力。

最后两句“儒将不须誇郤縠,未闻诗句解风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理解,他认为没有必要夸张地去追求辞藻,而是要通过诗歌来领悟和传递真正的文化精神。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也反映出了他对于文化与艺术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绵楼

溪边人浣纱,楼下海棠花。

极望虽怀土,多情拟置家。

前山应象外,此地已天涯。

未有销忧赋,梁王礼欲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寒食有怀

流落伤寒食,登临望岁华。

村毬高过索,坟树绿和花。

晋聚应搜火,秦喧定走车。

谁知恨榆柳,风景似吾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彭门解嘲二首(其一)

呜呜吹角贰师营,落日身闲笑傲行。

尽觉文章尊万事,却嫌官职剩双旌。

终休未拟降低屈,忽遇还须致太平。

频上水楼谁会我,泗滨浮磬是同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彭门解嘲二首(其二)

伤禽栖后意犹惊,偶向黐竿脱此生。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

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