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十日菊》由宋代诗人苏元老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菊花独放于东篱之下,与世隔绝的静谧景象。诗中通过“寂寞”一词,生动地刻画出菊花在群芳凋零后的孤独与坚韧。菊花虽美,却无人欣赏其幽雅之姿,唯有蝴蝶被其清新的香气所吸引,前来探访。诗人以菊花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冷落,仍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不伴茱萸饮”,借茱萸饮酒的传统习俗,反衬出菊花的独特与超然。菊花不与茱萸为伍,象征着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空教蟋蟀藏”,则以蟋蟀的藏匿,暗示菊花的孤寂与无奈,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细腻情感的捕捉。
最后,“重阳虽已过,来岁可能忘”两句,既是对菊花季节性开放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人事易变的哲思。即便重阳节已过,菊花的美丽与精神却能跨越时间,成为永恒的记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菊花的高洁品质以及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