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菊

寂寞东篱下,凝烟簇簇芳。

无人赏幽艳,有蝶恋清香。

不伴茱萸饮,空教蟋蟀藏。

重阳虽已过,来岁可能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十日菊》由宋代诗人苏元老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菊花独放于东篱之下,与世隔绝的静谧景象。诗中通过“寂寞”一词,生动地刻画出菊花在群芳凋零后的孤独与坚韧。菊花虽美,却无人欣赏其幽雅之姿,唯有蝴蝶被其清新的香气所吸引,前来探访。诗人以菊花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冷落,仍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不伴茱萸饮”,借茱萸饮酒的传统习俗,反衬出菊花的独特与超然。菊花不与茱萸为伍,象征着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空教蟋蟀藏”,则以蟋蟀的藏匿,暗示菊花的孤寂与无奈,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细腻情感的捕捉。

最后,“重阳虽已过,来岁可能忘”两句,既是对菊花季节性开放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人事易变的哲思。即便重阳节已过,菊花的美丽与精神却能跨越时间,成为永恒的记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菊花的高洁品质以及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5)

苏元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阳述怀

屋前寒雀作饥声,老大都因节物惊。

九日纵弃经夕饮,百年能病几番酲。

白衣于我似无旧,黄菊对人偏有情。

醉里高歌开口笑,世间名利一毫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夜过鄱阳湖三首(其一)

风驱残暑月侵衣,仙客乘槎八月归。

万顷平湖波不动,夜深鸣橹渡如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夜过鄱阳湖三首(其二)

平湖闻说浪如山,今夜扁舟自在还。

天象水光俱一色,此身安渡斗牛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夜过鄱阳湖三首(其三)

鄱阳湖面三百里,草树云山望里无。

月夜扁舟讶何许,一天星汉近相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