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其二)

澄水铺千练,平山伏万犀。

月桥莲棹小,春圃酒旗低。

蓬岛云长在,桃源客不迷。

风流未寂寞,游屐半香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清澈的水面如同铺展开的千丈白练,平坦的山峦仿佛被万头犀牛所隐伏。
月光下的小桥边,莲舟轻摇,春天的菜园旁,酒旗低垂。
蓬莱仙岛的云雾永远存在,桃花源的客人不会迷失方向。
这里的风流韵事并未因时光而冷落,游人的足迹常常沾满芳香的泥土。

注释

澄水:清澈的水面。
铺:铺展。
千练:千丈白练,形容水面宽阔。
平山:平坦的山峦。
伏:隐藏,隐伏。
月桥:月光下的小桥。
莲棹:莲花装饰的船桨。
春圃:春天的菜园。
酒旗:酒店的旗帜。
蓬岛:传说中的仙岛蓬莱。
云长在:云雾永远存在。
桃源:桃花源,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客不迷:客人不会迷失。
风流:指美好的事物或风雅的事迹。
寂寞:冷落。
游屐:游人的木屐。
香泥:带有香气的泥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江南水乡画面。"澄水铺千练",清澈的水面如同展开的千匹白练,展现了水面的平静与宽阔;"平山伏万犀",则以山峦起伏比喻大地的静谧,仿佛千万头犀牛隐伏其中。月桥之下,莲舟轻摇,景色宜人;春日田园,酒旗低垂,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诗人进一步借蓬莱仙境和桃花源的典故,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满足。"蓬岛云长在"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意境永不消散,"桃源客不迷"则暗示了这里的淳朴民风让人不易迷失。最后,"风流未寂寞,游屐半香泥",揭示了尽管世事变迁,但这里的风雅之气和人间烟火并未因时光流逝而减少,反而更添几分韵味,游人踏过之处,留下的是香气和回忆。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蕴的田园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其一)

百粤喧哗外,三江指顾中。

耕桑遗俗在,草木故城空。

近泽知田美,多鱼验海丰。

由来形势地,越绝控辽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石尉早梅二首(其二)

依然想见故山傍,半倚垣阴半向阳。

短笛楼头三弄夜,前村雪里一枝香。

可能明月来同色,不待东风已自芳。

幸免杜郎伤岁暮,莫辞吟对钓渔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石尉早梅二首(其一)

霜林尽处碧溪傍,小露檀心媚夕阳。

天下三春无正色,人閒一味有真香。

相思谁向风前寄,趁早先从雪后芳。

朝夕催人头欲白,故园正在水云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刘谊翁留题惠安二首(其二)

十里松行翠插天,暗溪嫩草尚芊绵。

笙歌自满萧郎宅,琴鹤空随贺老船。

未分旧游云寂寞,遥知归梦蝶联翩。

故山幸好宜回首,还见人间换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