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观女剧

急管繁弦朝复暮。节促音哀,换予霓裳谱。

多少师师携举举。可怜谁与教歌舞。

粉墨无端眉黛污。伎奏西凉,又羯渔阳鼓。

人海茫茫回首处。酒边几度听金缕。

形式:

鉴赏

这首《蝶恋花·观女剧》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魏元戴所作,描绘了一场女子表演的场景,充满了对艺术与美的细腻感受。

“急管繁弦朝复暮”,开篇即以“急管繁弦”描绘了表演时音乐的热烈与连续不断,从清晨到夜晚,音乐不绝于耳,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节促音哀,换予霓裳谱”,随着节奏的加快,音乐变得哀婉,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故事,而这些音乐被编排成了一曲曲华丽的霓裳舞曲。“多少师师携举举”,这里提到的“师师”可能指的是表演者或乐师,他们携手共舞,共同演绎着这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可怜谁与教歌舞”,表达了对表演者技艺高超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惋惜,因为这样的技艺并非每个人都能学会。“粉墨无端眉黛污”,“粉墨”指戏曲中的化妆,“眉黛污”则可能是对妆容的某种特定描述,暗示了表演的精致与复杂。“伎奏西凉,又羯渔阳鼓”,这里提到了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如西凉、渔阳等地的鼓乐,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人海茫茫回首处”,在人潮涌动中,回望过去,或许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酒边几度听金缕”,在饮酒的场合,多次聆听了金缕曲,金缕曲是古代的一种歌曲,这里借以表达对美好音乐的深深喜爱与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表演的华美与艺术的魅力,以及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深情赞美和怀念。

收录诗词(55)

魏元戴(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中央公园,规社稷坛四周为之。坛殿无恙,古今图书动植各物咸备

万株古柏参天,宫鸦依旧声声噪。

平沙浅草,盘筵占地,当年驰道。

方土分明,社原未屋,夕阳犹照。

仰皇居咫尺,梦迷阊阖,黍离恨,翻新稿。

九载江湖枯槁。染缁尘、酒襟诗抱。

凉阴却坐,游人细数,谅无同调。

花鸟闲情,图书结习,平生剩有。

奈苍茫老眼,踌躇禁闼,荷心评校。

形式:

高阳台.己酉赴官,偕黄子雅萧瘦棱绕道游西湖,就江山妓船作端午胜游留滞,逸兄为赋高阳台词速之。国变以后,雅瘦相继逝去,回首十年,支身故国,蒲尊枨触,谱寄潜园

花酿曾沽,乐天襟上,旧痕犹带余杭。

频袖低鬟,歌吟倚遍蓬窗。

尘踪剩得儒冠老,忆同游、墓草斜阳。佐清觞。

角黍榴花,几转愁肠。

填词为寄苏堤柳,说多时添炷,画省炉香。

留客湖山,殷勤怪底钱塘。

天边雁序人人字,忍寻思、陛戟鹓行。远相望。

泪洒觚棱,梦冷柴桑。

形式:

百字令.城南公园夏夜纳凉。园址即先农坛,具种种嬉剧,而野景半之

画图分展,是祈年旧日,翠华莅止。

几面新妆回倦眼,羞入绮罗丛里。

矮树编栏,平沙糁径,夜色凉如水。

孤行淡月,照人一榻愁倚。

耳畔豪竹哀丝,声声入破,拍手成狂喜。

光怒长庚谁看取,剪剪芦苗风起。

古木惊鸦,荒塍趯兔,半作萧森意。

草遮磴吟,怀索向何处。

形式:

千秋岁.挽鲁达生同年

晨星又摘。千里惊孤客。回首处,槐阴碧。

燕云清梦断,湘水归帆急。双鬓白。

年来已是悲凉极。中岁支离日。未许茅檐蛰。

祝我语,墨犹湿。故人何以报,皎皎间关迹。

愁万叠,死生离别天南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