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伟葵园得萧字

朔风霜气晚萧萧,秋尽江南万木凋。

乍见寒林挂新月,便看松涧引江潮。

陶公雅有黄花约,慧远何妨白社招。

醉别溪头三笑去,一尊休更问河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江南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诗人的情感交织。

首句“朔风霜气晚萧萧”,以“朔风”和“霜气”点明季节,渲染出秋末冬初的寒冷氛围,“晚萧萧”则形象地描绘了风声的凄厉,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意境。接着“秋尽江南万木凋”一句,直接描绘了秋天的结束,万物凋零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季节转换的悲凉感。

“乍见寒林挂新月,便看松涧引江潮”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融合,新月挂在寒林之上,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而松涧引江潮,则是动态的描绘,既有生机勃勃之感,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陶公雅有黄花约,慧远何妨白社招”两句,借用了陶渊明和慧远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黄花约”指的是陶渊明爱菊的情怀,“白社招”则是指慧远邀请朋友相聚的场景,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深化了主题。

最后,“醉别溪头三笑去,一尊休更问河桥”两句,以酒为媒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场景。在溪边饮酒欢笑,而后分别,却约定不再追问归期,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洒脱的人生态度。整个画面温馨而又略带忧伤,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色彩。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江南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收录诗词(724)

欧必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傅逊之舒城见寄

劳君万里寄瑶章,苜蓿斋头逸兴长。

经术久推秦博士,除书曾擅汉循良。

诗裁楚泽兰芳句,隐似淮南桂树傍。

纵使折腰贫更苦,胜从渔父咏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李太史文长

名家经术世相同,作赋还推大国工。

骏骨已看收冀北,莼鲈休更念江东。

卿云夜映千门月,綵笔春题万丈虹。

自昔侍臣多荐引,莫教前代数杨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答贺吏部伯闇书问见讯

自述高阳旧酒徒,劳君片刺问芦菰。

忧时合上山公启,请乞虚传贺监湖。

名字中原长借客,赋才江左让潜夫。

雄心未尽追趋地,燕市还谈剑术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讯方伯山阴王公

思君回首望中原,三径归来道更尊。

铜柱勋名怜薏苡,镜湖烟月避桃源。

千秋莫问波臣泪,一剑谁非国士恩。

见说右军重誓墓,甘棠虽在不堪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