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其二)

秋风淅淅,秋水冷冷。千辛万苦,负笈担簦。

张公堠子李家店,草舍茅庵短作程。

形式: 偈颂

翻译

秋风瑟瑟,秋水寒凉。
历尽艰辛,背着书箱,挑着行李。

注释

秋风:形容秋天的微风带有凉意。
淅淅:形容风雨声或落叶声,此处指秋风的声音。
秋水:秋天的江河湖水,给人寒冷的感觉。
冷冷:形容水冷或天气冷。
千辛万苦:形容经历了很多困难和辛苦。
负笈:背着书箱,表示读书人远行求学。
担簦:挑着行李,簦是古代的一种竹制行李担。
张公堠子:可能是地名,指某个驿站或者路标。
李家店:李姓人家开设的旅店。
草舍茅庵:简陋的草屋或小庙,用来形容旅途中的简朴住所。
短作程:短暂的路程,表示旅途中的一个停留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旅人的艰辛。"秋风淅淅,秋水冷冷",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意的萧瑟与凄凉,秋风吹过,水面泛起寒意,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千辛万苦,负笈担簦",诗人以生动的细节刻画了主人公长途跋涉、背负书笈、肩挑行李的艰难困苦,显示出求学或旅途中的坚韧不拔。

接下来的两句"张公堠子李家店,草舍茅庵短作程"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住宿情况,简陋的驿站和茅屋成为暂时的栖身之所,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生活的朴素。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表达了旅人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生活的坚韧态度。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五首(其六)

无义汉,谁识你。口吃耳聋,驴拗到底。

一气转一藏,是非终难洗。大法下衰,污人唇齿。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三)

南岳七十二峰,华顶万八千丈。

瞻之无际,仰之无垠。以此无穷数,用祝圣明君。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四首(其二十四)

勤俭起家,丛林麟凤。

入门一见,和气可掬,知心不在频叮嘱。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出山而见,入户而知。

鸡栖凤巢,邻壁之辉,何必区区点缀伊。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