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张守大的《日新宫访道者不遇》描绘了一幅隐逸之士的修行生活画卷。诗中以九箕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联“九箕山下地仙家,与客寻真步落霞”,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人物活动,九箕山下的地仙之家,与友人一同追寻真理,步入绚烂的晚霞之中,既展现了道者的超然物外,也暗示了他们追求的精神境界。
颔联“洞里清香烧柏子,炉中新茗煮松花”,进一步描绘了道者修行的生活细节。洞内香气缭绕,柏子燃烧散发出清幽之气,炉上煮着新茶,加入松花,不仅体现了道家养生的讲究,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自然的和谐。
颈联“古坛寂寂春常在,浮世悠悠日易斜”,通过对比古坛的宁静与外界的繁华,强调了道者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永恒真理的执着追求。春日常在,象征着生命的不朽和自然的循环,而浮世易斜,则反映了世事无常,表达了对短暂人生与永恒真理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尾联“闻说道人骑鹤去,料从勾漏问丹砂”,以道人骑鹤而去的传说,暗示了其追求精神自由与长生不老的理想。勾漏,古代炼丹之地,此处借指探寻长生之道的过程。这一联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对道者追求精神与物质双重解脱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者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真理与长生的理想,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时间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