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曲

西风落梧桐,凉透纱窗里。

无限玉关情,暗逐风声起。

梧桐落尽芙蓉衰,含愁强整边城衣。

妾心如丝为君理,头绪虽多终自持。

箧笥纷纷出素帛,染紫翻红费颜色。

双杵捣砧空外鸣,声声尽是闺中力。

火燃金斗熨贴平,纫针补缀对短檠。

自把腰身试宽窄,恐君不称平生情。

妾心用尽君应识,愿君著时须爱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捣衣曲》描绘了一幅秋夜思妇捣衣的画面。首句“西风落梧桐”以秋风摇落梧桐叶,渲染出凄清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离愁。"凉透纱窗里"进一步强调了秋意的浓重和室内人的孤寂。

"无限玉关情,暗逐风声起"表达了思妇对远方戍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随着风声在空气中弥漫。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梧桐落尽芙蓉衰",借物寓情,暗示岁月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含愁强整边城衣"写思妇强忍愁绪,为远方的亲人缝制衣物,体现出她的坚韧与深情。"妾心如丝为君理"则以丝线比喻思妇的心思细腻,尽管千头万绪,但依然执着。

"箧笥纷纷出素帛,染紫翻红费颜色"描绘了捣衣的过程,白布染上色彩,象征着思妇对生活的精心打理和对爱情的付出。"双杵捣砧空外鸣"则是捣衣声音的生动描绘,每一声都蕴含着闺中女子的辛勤与思念。

"火燃金斗熨贴平,纫针补缀对短檠"细致刻画了思妇细心熨烫和修补衣物的情景,体现了她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爱情的呵护。最后两句"自把腰身试宽窄,恐君不称平生情"表达了思妇对丈夫身体的关心,希望他穿着舒适,感受到她的深情。

整首诗以捣衣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思妇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爱情的坚守,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400)

史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画马歌

房公平生爱挥洒,醉扫骅骝动朝野。

致使无心入神妙,声名不在韩曹下。

复为何人写此图,意态深稳皆良驹。

奚官森列不敢骑,仗退畏脱黄金羁。

青骢衮尘赤骠嘶,落花缤纷满大堤。

后来八疋亦殊相,可与八骏争驱驰。

天上人间遗笔迹,华山之阳若云集。

凤膺龙眷总相似,苜蓿连天暮云碧。

形式: 古风

送张子宜赴京

乐圃先生我乡里,天外相逢官济济。

阙下公卿半老儒,朝朝待漏金门里。

君独胡为入瘴烟,王事贤劳同一体。

渥洼神驹暂挫辱,蒿莱槁死终为耻。

孔明固弃南阳居,谢傅亦作东山起。

冯唐仕汉经两朝,有才不用空老矣。

人生济遇自有时,莫叹沈沦百僚底。

今朝重著祖生鞭,直上鹏程万馀里。

匹马寒嘶剑阁风,断云时送巫山雨。

岂无词赋拟高唐,长剑还须向天倚。

东望蓬莱缥缈间,龙楼凤阁参差峙。

翰林耆旧皆名公,相见论心尽终始。

此时问我烦致申,毋惜安缄寄双鲤。

形式: 古风

东郊行

君不见昆明池东一片土,半是桑麻半陵墓。

华屋山邱今古人,长夜漫漫终不寤。

残魂零落无所依,白草黄沙共朝暮。

乡关近者凭谁诉,远者多年未闻讣。

可怜白骨陷重泉,亲老儿单岂能顾。

阴风惨惨集乌鸢,落日萧萧走狐兔。

断碑无文牛砺角,野烧穿林烟结雾。

应笑人生不识察,黄金愈多心愈慕。

百年到底将如何,贵贱皆为草头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游清凉寺分得已字韵

梵王楼阁西山里,满目岚光翠如洗。

一尘不动昼冥冥,万壑松声座中起。

远公方丈居上头,仲舒先生邀我游。

置酒张筵纵谈笑,听得河汉西南流。

醉倚阑干望南北,风景晴来自春色。

蓬莱苍苍元气湿,五色云高蔽南极。

王母桃花云际开,看花亦有玄都客。

予今忝作烟霞侣,一卧林泉几寒暑。

今朝会合须尽欢,有酒重倾醉当止。

屈平不饮徒为耳,李白刘伶在何许。

但见长江天际来,万古茫茫流不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