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其一)

云霭浮空半雨晴,茅檐未忍扫残英。

欲寻春物飘零尽,只有黄鹂一两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与自然界的宁静之美。

首句“云霭浮空半雨晴”,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天空中时雨时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湿润的氛围,暗示着春天特有的多变天气。接着,“茅檐未忍扫残英”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屋檐下,诗人不忍心清扫凋零的花瓣,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珍惜,也流露出对春花易逝的感慨。

“欲寻春物飘零尽”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试图在春天的万物中寻找生机与活力,却发现一切似乎都在逐渐消逝,只剩下“只有黄鹂一两声”。这最后一句以黄鹂的啼鸣作为背景音符,既是对春天生命力的一种象征,也是对即将逝去的春日时光的挽歌。黄鹂的歌声虽清脆悦耳,却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深深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对生命流转的深刻体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宋朝文人笔下典型的春日抒怀之作。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十一)

一径入中渚,坐来惟鸟啼。

形式: 押[齐]韵

日头东畔出,月向西边没。

来去急如梭,催人成白骨。

山僧有一法,堪为保命术。

生死不相干,打破精魂窟。

形式: 偈颂

临寂偈(其二)

室里千花罗网,梦中七宝莲池。

踏得西归路稳,更无一点狐疑。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句(其二)

秋风鲙鲈丝,霜月持蟹螯。

形式: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