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有无弦琴,无弦亦无徽。
忘言乃能解,得意心自知。
山高流水深,尚笑钟子期。
为君奏此曲,改调作别离。
这首诗以“我有无弦琴”开篇,巧妙地引入了音乐与心灵相通的主题。诗人通过无弦琴这一意象,表达了音乐无需实体,心灵的共鸣才是真正的交流。接下来,“无弦亦无徽”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本质在于情感而非形式,暗示了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忘言乃能解,得意心自知”这两句,揭示了诗歌的核心思想——在超越语言的层面,心灵能够直接感知和理解对方的意图和情感。这种境界是超脱言语的,只有当心灵达到一定的深度和纯净时,才能真正领悟到对方的内心世界。
“山高流水深,尚笑钟子期”引用了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高山流水象征着知音难觅的意境,而“尚笑”则表达了即便在知音难寻的情况下,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和豁达的态度,对音乐和友情的追求并未因此而减退。
最后,“为君奏此曲,改调作别离”点明了诗人的创作意图,即通过这首曲子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并预示着即将分别的不舍。这里的“改调作别离”不仅指音乐风格的变化,也暗含了情感的转变,从相聚的喜悦转向离别的伤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音乐与心灵的交融,探讨了友谊、知音以及人生离合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不详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生逢尧舜君,四门方穆穆。
贤俊日登庸,不闻涧阿独。
愿君摅贤业,邦方有道谷。
毋缩袖间手,轩车远行复。
门户金张贵,规模邹鲁儒。
平生冰玉姿,不受纨绮纡。
肯顾慱饼印,甘为小儿呼。
旧来使剧邑,下车成裤襦。
暮年赋从军,只箸安边隅。
不识墓中人,永怀屋上乌。
高才乃尔信虚名,句法时来就考评。
投社得君真恶客,专门知我有先生。
文章已逼三都赋,行辈犹推四海兄。
细看刘侯诗自好,不应便伏老弥明。
千金骏骨买虚名,骥老通衢价未评。
逐去定知穷不死,向来元以句为生。
东风又见莺朋友,北信难凭雁弟兄。
欲寄此怀惟有月,天涯分与故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