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霁野收云雨,长光架一条。
娲天初补石,乾鹊早成桥。
日驭迷黄道,仙梯接绛霄。
谁能乘六气,万里信扶摇。
这首诗描绘了晴空中的彩虹,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霁野收云雨”,开篇即点明了天气的变化,雨后初晴,田野上云消雾散,一片清新。接着,“长光架一条”描绘了彩虹横跨天际的壮丽景象,一个“架”字生动地展现了彩虹的高悬与壮观。
“娲天初补石,乾鹊早成桥”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彩虹比作女娲补天之石与乾鹊搭桥,不仅增添了诗意,也赋予了彩虹以神圣与美好的寓意。
“日驭迷黄道,仙梯接绛霄”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想象空间,太阳似乎迷失在黄道之上,而彩虹则如同通往仙境的阶梯,连接着天际的绛霄,充满了神秘与向往。
最后,“谁能乘六气,万里信扶摇”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渴望,暗示了人们对于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描绘彩虹这一自然现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哲理思考的融合。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晓圃分花品,烟锄手自携。
未贪桃结实,且映李成蹊。
瞥见香蜂集,仍闻好鸟啼。
河阳春色晚,流过短墙西。
南浦伤离数,西州作恶频。
吟亭蝉送柳,宿枕鸟惊晨。
邺会疏沈李,吴怀豫忆莼。
此心何用慰,前有杏园春。
厌胜逾千载,祖龙安在哉。
寒潮平复落,幽鸟去还来。
龙凿功全异,牛山事可哀。
不知终古恨,谁见劫成灰。
沆瀣催时律,幽阴结夕霏。
楼台侵日上,山水送秋归。
海燕辞巢尽,霜鸿避弋飞。
一杯元亮酒,聊以浣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