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留辞(其二)

朝鸣铜鼓伏波祠,大汉儿孙实在兹。

一任金标埋没尽,马人终古识华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马留辞(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朝鸣铜鼓伏波祠”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首句“朝鸣铜鼓伏波祠”以“朝鸣”二字渲染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铜鼓与伏波祠的结合,不仅勾勒出古代祭祀场景的壮丽,也暗含着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接下来,“大汉儿孙实在兹”一句,将视角拉回现实,强调了汉民族的传承与延续,体现了诗人对于民族血脉的自豪感。

“一任金标埋没尽”则表达了对过往辉煌岁月的追忆与感慨,金标象征着曾经的荣耀与成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辉煌可能被遗忘或埋没,但这种失落并未让诗人沉沦,而是引出了最后一句:“马人终古识华夷”。这句话寓意深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也是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它表明尽管外在的标识可能消失,但内在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却能跨越时空,为后世所铭记,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都能识别并尊崇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民族历史的深情回顾,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不息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寄无可禅师

罗浮采药失佳期,闻道嵩阳锡杖移。

珠海含君千里月,秋光长得慰相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赠画者张丈(其一)

丹青不觉老成翁,尺素长吹大漠风。

十万骅骝驱笔下,人间谁似画师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赠画者张丈(其二)

曹霸丹青号作家,秋鹰一一起风沙。

老来鞍马尤神妙,一扫横飞狮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赠画者张丈(其三)

万里风沙一紫骝,笔端飞出玉门秋。

祗应燕颔人骑得,西取天山到海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