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岁相从亦快哉,东游兴尽却西回。
诗中风月无疆界,圣处宫庭元洞开。
握手论文两凄断,登山临水重徘徊。
亦山亭下梅花径,明日先生独自来。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杨万里所作,题为《赠别罗时清》。诗中的意境浓郁,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四岁相从亦快哉,东游兴尽却西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罗时清自幼相识,一同旅行探索,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都充满了激情和快乐,但最终也要回到起点。
"诗中风月无疆界,圣处宫庭元洞开。"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的境界,诗人认为在诗意中,可以找到超越时空限制的自由和开放的心灵空间,这里所谓“圣处”,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的净土或理想之地。
"握手论文两凄断,登山临水重徘徊。"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在握手告别时,诗文的交流显得尤为珍贵;而在攀登高山、眺望流水之际,又能引发更多的沉思和徘徊。
"亦山亭下梅花径,明日先生独自来。" 最后两句则预示了一种期待与寂寞。诗人似乎在邀请罗时清在次日独立来访位于亦山亭下的梅花小径,这里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含着对友人的深情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共度时光的回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万方英杰集桥门,作么吾州不数人。
之子独携一方策,短檠以外四无邻。
岁云暮矣犹为客,归去来兮未立身。
待上六鳌头上立,还家藉手拜双亲。
今代高人尚子平,风流文采旧家声。
合于玉笋班中立,却向红莲幕里行。
天色恼人浑欲雪,烛花照别若为情。
日边已办除书著,莫恋南楼秋月明。
落照红犹剩,初星白未真。
霜威能夺月,寒力故欺人。
哀雁知谁怨,吟蛩独我亲。
老来忧患里,忍泪已沾巾。
雪花遣霰作前锋,势颇张皇欲暗空。
筛瓦巧寻疏处漏,跳阶误到暖边融。
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方讶一冬暄较甚,今宵敢叹卧如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