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得真乐

落魄闲人,逍遥懒汉,的端酷厌荣华。

性耽火院,不会养浑家。

万种尘缘拂尽,仗心闲、炉养丹砂。

松峰下,水边石畔,遣兴饮流霞。

一灵常皎洁,优游恬淡,真乐无涯。

论比之明月,月有云遮。

若比孤云自在,风飘荡、牢落堪嗟。

予亲遇,得超彼岸,快活更无加。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麻]韵

翻译

一个失意之人,懒散度日,对荣华富贵感到厌倦。
他沉迷于修炼,无暇顾及家庭事务。
尘世纷扰皆抛诸脑后,只凭一颗闲心,炼制丹药。
在松峰下,水边石头旁,他借山水之乐,畅饮仙酒。
他的心灵纯净,悠然自得,感受到无尽的真正快乐。
与明亮的月亮相比,月亮有时会被云遮挡。
如果比作孤独的云,虽然自由飘荡,却也难免孤独落寞。
我有幸超脱,感到无比快乐,再无他求。

注释

落魄闲人:失意之人, 懒散者。
逍遥懒汉:懒散度日之人。
端酷厌荣华:极度厌恶荣华富贵。
性耽火院:沉迷修炼。
浑家:家庭。
万种尘缘:世间纷扰。
炉养丹砂:炼制丹药。
遣兴饮流霞:借山水之乐,畅饮仙酒。
一灵常皎洁:心灵纯净。
优游恬淡:悠然自得。
论比之明月:与明亮的月亮相比。
牢落堪嗟:孤独落寞。
予亲遇:我有幸。
超彼岸:超脱。
快活更无加:无比快乐,再无他求。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得真乐》是一首表达个人心境与追求的词作。词人以"落魄闲人,逍遥懒汉"自比,描绘了一个厌倦世俗繁华,追求内心宁静的人。他沉溺于修炼,不问世事,将尘世纷扰抛诸脑后,专注于修炼丹砂,寓居在松峰下的水边石畔,享受着清流饮茶的闲适生活。

词中“一灵常皎洁,优游恬淡,真乐无涯”表达了词人对精神世界的纯净和自由的向往,认为这种心境比明月还要明亮,尽管月有云遮,但他的心境却不受任何遮蔽。他进一步将自己比作孤云,虽然自由自在,却也感叹风的飘荡和自身的孤独。然而,他找到了超越这一切的方法,那就是通过修炼达到超脱,获得真正的快乐,这是他心中的最高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词展现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道家的哲理和禅意。

收录诗词(880)

马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黄县金玉庵

东寺西城,南山北海,心中好结良因。

庵名金玉,堂建号全真。

廊舍清风明月,圆无漏、不落沉沦。

门清净,云朋霞友,燕处得申申。

无为环堵里,小松疏竹,初种新新。

向宝花台上,异事惊人。

眺望蓬莱山岛,又何必、别觅长春。

堪图画,芝川一境,马钰略铺陈。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真]韵

满庭芳.谢咸阳王法师

山侗入道,远离巢窝。专心一志如何。

决要烟消火灭,保养冲和。

谁知因而借宿,稍相违、便起风波。

伤功行,起无明怪劣,诗曲嘲他。

蓦想从前自咒,将身比驴牛,象马驼骡。

追悔无由,不免放效廉颇。

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个。

琢磨过,免教真性,再见阎罗。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蒙师父训诲

丘刘谭马,四个小鲜。蒙师钓出深渊。

到岸才方磨琢,取火搜烟。

餐柴痛如割切,炼顽心、有似油煎。

諕得□,便常常屏气,似不能言。

万种千般锻炼,赖予懑,各各志确心坚。

苦处曾经乐处,退步争先。

惟恐猿颠马劣,见人人、父母如然。

常忍辱,处无为清静,谨谨修仙。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臧刘石公献石羊索词

拔山举鼎,射虎穿杨。难同搬运青羊。

悟得玄中玄妙,豁豁洋洋。

自然如痴似醉,远人情、风害猖佯。

环堵里,且埋光隐迹,岂望名扬。

但愿人人似我,内行持,云水恣意飘扬。

金木随波流转,火运炎炀。

自是虎龙交战,吐神珠、结正晶旸。

恁时节,驾云轩归去,同礼重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