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关苦行迈,南涉上新安。
水木千云乱,沙禽拂浪寒。
孤吟随荡桨,多难负垂竿。
何日风波静,还来住此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毛奇龄在清朝时期前往新安途中所经历的艰辛与景色。"东关苦行迈,南涉上新安",开篇即展现出旅程的艰难,从东关出发,跋山涉水向南行进。"水木千云乱,沙禽拂浪寒",通过描绘水面云雾缭绕,沙滩上的水鸟掠过波浪带来阵阵寒意,形象地刻画出旅途中的自然环境。
"孤吟随荡桨,多难负垂竿",诗人独自吟唱,伴随着摇曳的船桨,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内心的坚韧,即使面临诸多困难,仍怀揣垂钓的闲适之心。最后两句"何日风波静,还来住此滩"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有一天风平浪静,再次回到这美丽的滩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美景,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人生感慨。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晚泊傍斜晖,临江泪滴衣。
年华新岁改,京国故人稀。
云散岗峦彩,天垂薜荔围。
严陵台下水,但见暮潮归。
孝女秉幽姿,灵帏展素丝。
春兰时会鼓,夜火满丛祠。
江畔青螺水,碑阴黄绢词。
商船留赛去,愁煞上潮时。
尚有青堂赠,宁知白马来。
盘飧仍地主,涕泪满泉台。
丛草留人暗,繁星照户开。
邻家吹笛苦,中夜起悲哀。
十载穷泉路,千秋处士庐。
骄儿彭泽训,难弟晋阳书。
棘楚悲黄鸟,乡潭上白鱼。
谁怜徐氏剑,犹挂子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