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本学二亲挽歌

夫荷戈,妻辟纑,渡江北来戍京都。

京都主将多锦腴,夕幕朝衙驰复驱。

恨不为君西击胡,四十二载空良图。

大儿官至执金吾,小儿廷评冤狱无。

诸孙亭亭俱丈夫,兴来一饮酒百觚。

长歌激烈声呜呜,源溪冬寒水不枯。

笑将白发归黄垆,翁生有闻翁不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子女成长与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夫荷戈,妻辟纑”开篇,展现了主人公及其配偶在战争年代的生活状态,他们北渡长江,驻守京都,生活艰辛却充满家国情怀。接着,“京都主将多锦腴,夕幕朝衙驰复驱”两句,对比了京都主将的奢华生活与主人公一家的劳碌奔波,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隐痛。

“恨不为君西击胡,四十二载空良图”流露出主人公未能亲自参与抗击外敌的愿望,以及多年努力却未得实现的遗憾。随后,诗人转向对子女的描述:“大儿官至执金吾,小儿廷评冤狱无”,大儿子官至高位,小儿子则致力于纠正冤案,体现了家庭成员各自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

“诸孙亭亭俱丈夫,兴来一饮酒百觚”描绘了子孙们成长的场景,他们个个英姿勃发,兴致来时能畅饮百杯,展现了家族的兴旺与活力。最后,“长歌激烈声呜呜,源溪冬寒水不枯。笑将白发归黄垆,翁生有闻翁不孤”表达了老者虽年事已高,但内心依然激昂,他以笑对人生,将白发送入黄垆(古代酒器),并欣慰于自己一生有所闻,不感孤独。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子孙后代的自豪与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席上赠子立内兄

碧柳毵毵黄鸟过,城隅早芳媚云波。

登高宛恋乡思多,玉壶倒尽难成酡。

欲留不留将奈何,韶华荏苒空蹉跎。

携手东陌上,烟光忽已夕。

眼前相对不尽欢,别后封书复何益。

君不见凤雏短翮栖高桐,骥子草伏山岳空。

看君不合在岩穴,上苑年年春杏红。

春杏红,点春衣。

明年此日应相见,千里家园亦暂归。

形式: 古风

白岩公坠马次杜韵奉呈

我本使君幕中客,惯趋广庭侍双戟。

雨晴拂晓时一过,齿齿屐痕开藓石。

使君何所作,白羽摇摇藤七尺。

使君何所好,湘缥在床琴在壁。

迩来使君偶坠马,十日不踏长安陌。

芳英落尽春已晚,影倒青林日光射。

君不见少陵老翁亦伤足,犹对骅骝歌喷玉。

又不见汉庭司农不受辱,自比辕驹悲局促。

人生须作壮士豪,安能蚩蚩等胥仆。

城西有山如少室,城南有村如杜曲。

映水岩云锁翠微,隔花山鸟啼苍竹。

君须乘舆我须马,磁罂满载春缸绿。

酒酣拔剑共起舞,诗祟病魔齐就戮。

形式: 古风

赠东山谢万户

万户侯,丈八矛,临川四境俱休休。

万人督,千钟粟,临川四境俱鼓腹。

壮有立,老有归,英巨峰前春草肥。

白头高眠草堂下,前植青松后梧槚。

临安路与临川通,共道将军多祖风。

有侄如玄子如琰,不独东山别号同。

形式: 古风

守郭老先生进阶三品寄贺长句

朝赏冶城花,晚折长干柳。

邂逅相逢太史君,逍遥却忆程番守。

程番老翁垂八龄,头颅半白双瞳青。

看山远步时忘返,中酒高眠日少醒。

昔在先朝岁庚午,投荆自愧分铜虎。

翁寿才交六旬一,我齿恰当三十五。

忘年结好心绸缪,峡月巴猿两见秋。

吊古同寻庾亮宅,怀乡并倚仲宣楼。

那知世事多迁变,倏忽还如零雨散。

金紫翁方拜国恩,衰麻我适遭家难。

家难迍邅涕泪馀,传经重驾法台车。

兰阳夜火黄精饭,汴水春风锦字书。

问翁北归今几载,可念江陵旧僚采。

太史遥从故里过,里中争贺新衔改。

新衔故里树新坊,白日门庭綵绣光。

岳峰苍翠河流曲,暮景优游共短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