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李秀岩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耆旧凋零尚秀岩”一句,通过对老树依然坚挺的形象,表达了对朋友李秀岩不屈不挠品格的赞美。这里的“耆旧”指的是年迈古老,而“凋零”则是落叶的意思,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替,但“尚秀岩”表明李秀岩如同这棵坚韧不拔的老树,在诗人心中仍旧保持着昔日的风貌。
接着,“可堪华表揭新衔”一句,通过对花开与鸟鸣声响起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这里的“可堪”意味着可以、应当,而“华表”指的是鲜艳的花朵,“揭新衔”则是形容燕子在巢中吐出新羽毛的样子,比喻着新的生命力和希望。
第三句“甘泉颂就抛荷橐”,诗人通过对甘美泉水与荷叶间隙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甘泉”指的是清澈甘美的溪流,“颂就”则是赞美之意,而“抛荷橐”形容诗人在水边吟咏诗词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与欣赏。
“宝苑方收入枕函”,此句通过对夜晚收拾花瓣以备晨间枕下之物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温馨而细腻的情感。“宝苑”指的是珍贵的花瓣,“收入枕函”则是将这些花瓣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以便夜晚入睡时枕在头下。
“宿昔山人来少室”,此句中的“宿昔”意为往日,而“山人”指的是隐居的文人或高士,“来少室”则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希望他们能够早些到来,共同享受这宁静的空间。
“暮年太史滞周南”,此句中“暮年”指的是晚年,而“太史”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类似身份的人物,“滞周南”则是在描述诗人的行迹和所处的地理位置,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与生命旅程的感慨。
最后,“嗟余去速公归晚,不得埋腰立雪参”,这里“嗟余”是感叹词,用以表达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去速公归晚”则是在说自己年纪渐大,时日不多,希望能够早些返回故乡。然而,“不得埋腰立雪参”一句,却又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凉——诗人虽然有归隐之心,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因此只能在雪地中漫步,感叹命运的不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