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石歌寄金仁叔将军兼索子湘和

黄山松石天下无,好事往往绘作图。

千岩万树不到眼,刻意摹写徒区区。

茸城将军胸次别,远道移取来崎岖。

石一拳耳俨千仞,松不满尺盘两株。

盛以巨盎置铃阁,珍比七尺红珊瑚。

今年移镇向闽海,临行辍赠及老夫。

鸭觜船载入廨舍,宾客咋舌儿童呼。

吟窝得此良不俗,大笑今我官岂粗。

南荣相对坐竟日,看山读画同欢娱。

石也以松为毛发,松亦以石为肌肤。

芙蓉一片忽堕地,陵峦宛转秀色殊。

扰龙双干双麈尾,千霄之势当前俱。

晋卿倘见定豪夺,柴桑或抚还惊吁。

丛桂疏梅助清致,何烦命驾穷天都。

将军雅意应有报,几回欲赋还踟蹰。

今晨鼓兴了此债,属和火急催髯苏。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宋荦所作的《黄山松石歌寄金仁叔将军兼索子湘和》,通过对黄山松石的描绘,赞美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和将军金仁叔的高雅品味。诗中提到黄山松石的罕见与壮观,如“石一拳耳俨千仞,松不满尺盘两株”,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将军特意将它们移至官署,视若珍宝,宾客儿童皆为之惊叹。诗人借此表达对将军的敬佩和与之共赏美景的欢乐,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艺术的热爱。

诗中“石也以松为毛发,松亦以石为肌肤”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松石关系比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富有诗意。最后,诗人表示期待将军的回应,并以“今晨鼓兴了此债,属和火急催髯苏”结尾,表达了对和诗的急切期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93)

宋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子湘春雪后夜坐效韦左司

梅花半将开,媚此雪后月。

空亭耐春寒,坐到昏钟歇。

池光明檐楹,鹤唳激林樾。

幽人默相对,诗思清到骨。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白云泉

迢迢白云泉,一线吐岩腹。

涓净涵莓苔,凄清韵琴筑。

时有白头僧,持瓢到幽谷。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送汪陛交入都兼寄阮亭尚书

白发渔洋老,风流众所师。

好同天下士,去和济南诗。

霄汉县清梦,云山失旧期。

沧浪倘相问,道我泛涟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过银锭桥旧居

鼓楼西接后湖湾,银锭桥横夕照闲。

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

旧时院落松槐在,仙境笙簧岁月闲。

白首鍊师茶话久,春风料峭暮鸦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