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对友人谢皋羽墓地的凭吊之作,通过“识子今无日”开篇,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接下来,“风流可复寻”一句,既是对逝者风采的追忆,也暗含了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
“山林馀楚制,弟子解闽音”描绘了谢皋羽生前的生活环境和影响范围,山林中的楚地风格象征着他的文采风流,而弟子们能理解并传承他的闽地方言,则体现了其思想与文化的深远影响。
“沧海他年梦,青天后夜心”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对逝者的思念。沧海一梦,或许预示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后夜之心,可能寄托了对逝去友情的永恒怀念。
最后,“平生匣中剑,零落遂如今”以剑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谢皋羽才华与志向的惋惜之情。剑的零落,暗示了才士的陨落,同时也寓意着诗人自己对理想与抱负的追寻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谢皋羽墓地的凭吊,不仅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蕴含了对人生、友情、理想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