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终日无获禽,古人猎在德。
非德为禽荒,猎食吾不食。
这首诗以“猎”为主题,借猎物与道德的关系,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终日无获禽”这一现象,引出“古人猎在德”的观点,强调了道德在行动中的重要性。接下来,“非德为禽荒,猎食吾不食。”这两句进一步阐述,如果仅仅为了获取而忽视道德,这样的猎取是不可取的,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与行为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简洁明快,寓言性强,通过日常的狩猎活动,隐喻了道德与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忘记道德的约束和指引。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裁作牛腰束,愁于饭颗山。
近觉故步窘,十债九不还。
入室五千卷,插架三万轴。
何似晒书人,坦此便便腹。
不见中书君,不闻老成人。
为君作佳传,继者皆尖新。
松閒老潘谷,何处得玄圭。
速置蔷薇露,诗仙醉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