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嘉惠师祷雨归

幢盖来嘉惠,汤年待救焚。

衣冠趋梵刹,风雨起炉薰。

井有回泉脉,田无补地文。

尚何怀故里,远近一慈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廖大圭创作的《送嘉惠师祷雨归》,通过对嘉惠师祈雨归来的描绘,展现了僧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以及祈求甘霖的愿望。首句“幢盖来嘉惠”形象地写出了嘉惠师带着法器归来,如同带来恩惠一般,暗含着对师德的赞美。次句“汤年待救焚”则寓言般地表达了百姓在干旱年份中期待救赎的心境。

“衣冠趋梵刹”描绘了当地士绅百姓纷纷前往寺庙,共同祈求降雨的场景,体现了社会对雨水的迫切需求和对佛法的信仰。“风雨起炉薰”则通过自然景象,暗示了祈祷的虔诚和内心的期待,仿佛风雨中的香烟缭绕,象征着神灵的感应。

“井有回泉脉,田无补地文”进一步描述了干旱带来的影响,井水干涸,农田贫瘠,揭示了干旱的严重性。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困境,而是寄希望于嘉惠师的祈祷能带来转变。

最后两句“尚何怀故里,远近一慈云”,诗人以“慈云”比喻嘉惠师的慈悲心肠,表达出无论远近,人们都感受到他的慈悲和祈雨行动带来的希望,寓意着普度众生的佛教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描绘了现实的苦难,又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具有深厚的民间情感和佛教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250)

廖大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字:恒白
  • 籍贯:泉州晋江

相关古诗词

访东寺不在

东郭寻幽事,高人适出游。

不成相问讯,欲去复淹留。

湖近荷香入,亭空树影浮。

更须乘月夜,行遍竹林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知藏者归山

君探龙藏遍,犹有去来心。

久客流年易,故山归梦深。

林泉成独往,风月废同吟。

别后多春哢,嘤嘤听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晚凉知许生独在小楼寄赠

落日见山色,小楼初罢书。

晚凉成独立,幽兴在高居。

皓月僧钟远,微云鹤树疏。

极怜登眺好,诗律近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简魏文宪二首(其一)

南国徵兵赋,中军重掾曹。

塞氛方不靖,王事敢云劳。

匹马秋风晚,朋尊海月高。

澄清天下志,馀事及诗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