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其一)

祖龙吞八荒,功名再开辟。

方贪蓬山金,肯信滈池璧。

平生焚椒兰,死得鲍鱼力。

长城空巍巍,千古表汉域。

形式: 古风

翻译

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创了新的功业和名声。
他沉溺于蓬莱仙山的黄金,怎会相信沧海中的宝玉呢?
一生追求权势,却因贪婪而失去人心,只得到鲍鱼之肆的恶名。
尽管长城依然雄伟壮观,但它只是千百年来象征着汉朝疆域的存在。

注释

祖龙:指秦始皇,古代对皇帝的称呼。
吞八荒:统一天下。
开辟:开创。
蓬山金:传说中的仙山蓬莱的黄金,象征权力和财富。
滈池璧:沧海中的宝玉,比喻珍贵的宝物。
椒兰:椒和兰,古时用于祭祀和熏香,此处代指权贵和奢侈生活。
鲍鱼力:比喻恶名,鲍鱼之肆形容环境恶劣或人品卑劣。
长城:中国的古代防御工程,象征国家的边界和威严。
汉域:汉朝的领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读史(其一)》,通过对秦始皇(祖龙)的描绘,展现了他统一六国后的功绩和贪婪。"吞八荒"象征秦始皇的雄心壮志与疆域广大,"功名再开辟"赞美他的开创之功。然而,诗中也揭示了秦始皇对财富的追求,如对蓬莱仙山的黄金和滈池的美玉的贪婪,这与他死后鲍鱼相伴的凄凉境遇形成对比,暗示了权力与财富并不能带来永恒的幸福。

"椒兰"暗指奢侈的生活,"鲍鱼"则寓指贫贱,通过这两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秦始皇奢华生活的批判。最后两句"长城空巍巍,千古表汉域",虽然提及了秦始皇的标志性工程——长城,但强调的是它空荡荡的存在,象征着秦朝的短暂辉煌和秦始皇的不朽遗志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历史人物为切入点,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揭示了权力、欲望与命运的无常,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历史反思。

收录诗词(185)

罗公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其一)

燕丹馀风被朔野,男女无别身益荣。

谁云乃祖驺虞化,却自鹊巢行露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偶赋(其二)

巢由善择富,四海不易牛。

古人耻苟得,一粟怀十忧。

谁云黄屋荣,可掩赪面羞。

那知井里蛙,锱铢重山丘。

肝肠果何罪,日夕森戈矛。

头曼岂不天,哀哉国为仇。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偶赋(其一)

定力了万花,正眼空须弥。

俯仰天地间,此身亦如遗。

平生空洞腹,不受俗子窥。

奈何区区者,妄欲求吾嗤。

掀须对南山,但见云度迟。

却后百五岁,举似尔辈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脱身军府暂憩先月亭前挹湖光左右花木交映壁间题字亦有可观惜未及见月也

四年尘沙中,奔走日不给。

空歌下泉诗,颇愧夔子集。

今晨出军府,心与归鸟急。

花迎晓日笑,树沐清露湿。

清漪舞游鳞,照影孤小立。

重来期秋风,领略蟾影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