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厌调鞍马佩金壶,默坐空窗气晏如。
已觉胸襟忘得丧,那知花草就荣枯。
弦何庸绝琴宁有,声未曾销尘本无。
此语倘教游子听,料应诮我一何愚。
这首诗名为《默坐》,是宋代诗人罗与之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厌倦了世俗的繁忙,选择静坐于空窗之下,心境宁静如止水。他沉浸在内心世界,已经超脱于世事的得失之外,连花草的盛衰都未能触动他的情绪。诗人进一步强调,即使没有音乐相伴,他的心灵深处也没有丝毫的嘈杂,尘世的喧嚣在他这里根本不存在。最后,诗人以假设的口吻说,如果这样的生活态度让在外游子听到,可能会嘲笑他的愚笨。然而,这恰恰体现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坚守和独特的人生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品格。
不详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白屋釜生鱼,青楼行细脍。
静思天地间,宁有私覆载。
门前桑柘枝,中有千锦机。
游人不回顾,桃李独成蹊。
倦逢磐石手摩挲,横压乌藤漫啸歌。
烟崦坡陀青玉案,寺山缥缈白云窝。
纸窗竹屋小盘礴,林影溪光相荡磨。
试共老僧参此意,一声唤醒读书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