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渊明杂诗七首(其一)

空江飞木叶,秋水濯炎尘。

起坐明月光,娟娟照此身。

盈盈河汉水,邈邈不可亲。

放勋久徂落,遗响悲臣邻。

欲因长风发,独往怀良晨。

我生百世下,谁为千载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深沉思绪与感慨。首句“空江飞木叶,秋水濯炎尘”以空旷的江面与飘零的落叶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寥的氛围,仿佛在洗涤夏日的炎热,引出秋天的凉意。接着,“起坐明月光,娟娟照此身”一句,诗人似乎在月光下起身与坐下,月光如女子般温柔地照耀着他的身影,既表现了月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省。

“盈盈河汉水,邈邈不可亲”则进一步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宇宙,银河之水虽美,却遥不可及,象征着人与宇宙间难以逾越的距离。随后,“放勋久徂落,遗响悲臣邻”中,“放勋”可能是指古代的帝王或贤者,这里的“徂落”意味着逝去或衰败,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哀叹。最后一句“欲因长风发,独往怀良晨”,诗人渴望借助长风的力量,独自前往心中理想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宇宙广阔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9)

王应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渊明杂诗七首(其二)

两牛鸣东皋,白日匿西岭。

崖草摇秋风,眷焉惜光景。

夜深天象高,露下衣裳冷。

盛年不重来,令名未能永。

澄江止不流,可以鉴吾影。

所贵斯道存,焉用纷驰骋。

遑遑尼父心,动中逾得静。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和渊明杂诗七首(其三)

草木已变衰,青山独不老。

营营逐世子,荣名以为宝。

天命非可移,人心徒急躁。

至理阙讲求,见之未能早。

秋江扬素波,玉宇倾烦抱。

夜半发孤吟,西风吹长道。

形式: 古风

和渊明杂诗七首(其四)

神京四千里,遥途今已逼。

杨柳何萧萧,秋风吹长陌。

云深塞草黄,露重秋江白。

仰视天宇宽,俯觉微躯窄。

对景斯怅神,当秋频作客。

忽忆四明山,山中有旧宅。

形式: 古风

和渊明杂诗七首(其五)

蔼蔼王朝士,谋国如苞桑。

良谷非不多,焉用存秕糠。

忾昔宣尼子,栖栖亦绝粮。

鼎烹不足致,时运有阴阳。

义命倘如此,饥来非所伤。

白云思故都,皎月明东方。

安得夙心人,共此今夜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