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汝弼

芦叶衔来逢北雁,筠筒信断候南风。

看回白马残阳后,吟尽閒云落月中。

酌水何时寻陆子,寄裙前日为梁鸿。

孟光多谢闺房秀,醉酒亡缯是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芦叶衔来逢北雁,筠筒信断候南风”,通过芦叶与北雁、筠筒与南风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消息的期待与等待。芦叶与北雁象征着远方的消息,而筠筒与南风则暗示了消息的传递与等待的过程。

颔联“看回白马残阳后,吟尽闲云落月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白马在夕阳下回转,闲云在月光中消散,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深沉。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将自己的思绪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颈联“酌水何时寻陆子,寄裙前日为梁鸿”则将思念之情寄托于历史人物的故事之中。陆子与梁鸿分别出自《世说新语》和《汉书》,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士或夫妻,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于友人的敬仰与渴望相见的心情。

尾联“孟光多谢闺房秀,醉酒亡缯是我翁”以孟光与梁鸿的故事结尾,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孟光是梁鸿的妻子,以其贤淑著称,此处暗含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像梁鸿一样,拥有一个贤妻相伴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故事的引用,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敬慕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呈敦复

朝奉清心自皎然,应将外物比腥膻。

诗歌与性相娱乐,声色因丧永弃捐。

有义眷余东野旧,无能留子北窗眠。

殷勤为釂陶家酒,更送瓷杯与竹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代书寄次翁

病叟虽迂阔,交情自不疏。

喜逢归去客,为谢寄来书。

入幕评文后,临川视事馀。

携壶吟两柳,还梦野人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上蒋公

公如郑相怜穷士,我在所知韩孟閒。

下客心形浑是木,高贤礼义欲齐山。

十年用力人谁及,百计酬恩事总艰。

投笔若从班定远,横戈先出玉门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路朝奉退居

彼美东南隽,尧时作外臣。

有何归去物,全得老来身。

一节都无变,平生总是真。

勇于罗守退,甘似庾郎贫。

士望今谁耦,儒林旧绝伦。

其心醇是本,以德厚为珍。

避盗抽园笋,容奴取库银。

时情付流水,外物尽浮云。

久矣谋閒坐,谁乎愿要津。

书藏万卷好,诗换一筒新。

聚道为家法,分粮恤外姻。

清风还楚部,馀惠在江民。

藉草宜兰佩,穿松称鹿巾。

鲙材须活鲤,羹剂要香莼。

日暖花村路,风温荇浦春。

耽吟白居士,沈醉李仙人。

骥凤鸣来久,驹雏教已驯。

义终光国史,名自压朝绅。

顾我愚而陋,烦公爱以仁。

深恩无报处,北望正劳神。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