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室联

凡避嫌者内不足;有争气者无与辨。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诗人万承纪的《书室联》,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

上联“凡避嫌者内不足”意为:那些总是避免嫌疑的人,内心往往不够坦荡。这里的“避嫌”,意味着在行动或言语中过于谨慎,生怕引起误会或非议,从而显得不够自信或勇敢。而“内不足”则揭示了这种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感或自我怀疑,暗示了真正的自信和坦诚应当源自内心的充实与坚定。

下联“有争气者无与辨”则进一步阐述了另一种态度。意思是:那些有志气、有追求的人,无需与他人争论或辩解。这里的“争气”指的是通过实际行动和成就来证明自己,而不是依赖于他人的认可或反驳他人的质疑。这样的个体通常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成长,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因此无需外界的肯定或否定来支撑自我认同。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强调了内在自信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通过自我提升和努力实现,而非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或回避可能的争议,来塑造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

万承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百熙联

吞云梦者八九,风度最堪钦,宏济时艰,作楫方瞻资傅说;

庇广厦兮千万,孤寒齐下泪,长留遗爱,买丝岂仅绣平原。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为社稷臣,为教育家,一片苦心,至死不二;

有井上馨,有勃虏塔,千秋巨子,得公而三。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桃李遍天下,学校遍中原,遗范尚存,斯文不朽;

宪政未实行,教育未普及,公今已矣,谁其继之。

形式: 对联

代挽朱际敩联

十年仕宦,岂乏微劳,往事迹全销,公论有鄂渚父老;

三日睽违,俄成永诀,今生因已了,感怀过眉山弟兄。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