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村杏花

昨日樱桃绛蜡痕,今朝红袖已迎门。

只应芳树知人意,留著残妆伴酒尊。

浓李尚须羞粉艳,寒梅空自怨黄昏。

诗家元白无今古,从此张村即赵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张村杏花》由金末元初的文学大家元好问所作,通过对杏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首联“昨日樱桃绛蜡痕,今朝红袖已迎门。”以樱桃的绛红色蜡痕与今日杏花的红袖相呼应,暗示着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樱桃的蜡痕象征着往日的繁华,而红袖则预示着新生命的到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

颔联“只应芳树知人意,留著残妆伴酒尊。”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芳树(此处指杏花)似乎理解了诗人的期待与情感,特意保留着残妆,陪伴在酒樽旁,既是对春日美景的珍惜,也是对诗人情感的回应。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颈联“浓李尚须羞粉艳,寒梅空自怨黄昏。”通过对比,将杏花与李花、梅花进行比较。浓李的粉艳在杏花面前显得略显羞涩,而梅花在黄昏中独自哀怨,表达了诗人对不同花卉特性的欣赏与思考。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丽,也暗含了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尾联“诗家元白无今古,从此张村即赵村。”点明了诗歌创作的普遍性与永恒性。元白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这里借用他们的名字,强调了诗歌作为艺术形式,不受时空限制,能够跨越古今,连接不同的地点与人物。张村和赵村在这里代表了不同的地方,但通过诗歌的媒介,它们成为了共通的情感载体,体现了诗歌超越地域与时间的魅力。

综上所述,《张村杏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对时间、生命、情感以及诗歌艺术本质的深刻探讨。元好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奉先从军

潦倒书生百战场,功名都属绣衣郎。

虎头食肉无不可,鼠目求官空自忙。

卷月清笳渭城晓,倚天长剑蜀山苍。

习池老去风流减,醉后扬鞭愧葛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玉峰魏文邦彦

梦想南山掩霭间,眼明惊见玉峰寒。

风波旧忆横身过,世事今归袖手看。

贩妇庸儿识名姓,故乡遗族见衣冠。

临流卜筑平生事,会就辽东管幼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郁郁

郁郁羁怀不易开,更堪寥落动凄哀。

华胥梦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发催。

秋意渐随林影薄,晓寒都逐雁声来。

并州旧日风声恶,怅望乡书早晚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日载酒光武庙

美酒良辰邂逅同,赤眉城北汉王宫。

百年星斗归天上,万古旌旗在眼中。

草木暗随秋气老,河山长为昔人雄。

一杯径醉风云地,莫放银盘上海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