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镜

不存分别见,真是与盲同。

常以身为观,因知色即空。

无生方会道,取相未成功。

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无法分辨万物,如同瞎子一般。
常常以自身为观察对象,从而明白色即是空的道理。
只有领悟无生之理,才能真正掌握大道。
我曾体会到这个道理,都印在心中明镜之中。

注释

不存:无法分辨。
分别:区别、分辨。
见:看见、理解。
盲:瞎子。
身:自身。
观:观察。
色:世间万物的颜色或物质形态。
空:空无、虚幻。
无生:超越生死,达到超脱。
道:大道、宇宙真理。
取相:执着于事物的表象。
吾:我。
尝:曾经。
得:领悟到。
心镜:内心深处的明悟。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心镜》,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文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宗理念的理解和体验。首句“不存分别见”强调了去除分别心,达到无我之境,如同盲者无色觉,体现了禅宗的直观和直指人心的教义。接着,“常以身为观,因知色即空”进一步阐述了通过观察自身,认识到世间万物包括色相都是空幻不实的。诗人认为,只有领悟到无生无灭的真理,才能真正理解佛法之道。最后两句“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表达了诗人已经将这些深奥的禅理融入内心,如同明镜般清晰照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即通过内心的觉悟,看破色相,达到空灵的境界。

收录诗词(1029)

释文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乡闻雁

短景又还暮,羁愁那易禁。

半生无著莫,万事任浮沉。

衲敝芦花冷,炉存葑火深。

云间断行雁,时复动哀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水亭写兴

为爱幽亭枕碧流,乘閒于此对沙鸥。

荷倾宿雨明珠碎,蒲飐轻风翠带柔。

列岫周遭疑雉堞,断霞零落似汀洲。

无人相与言清事,落日鸣蝉满树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水亭舒眺

秋风水上亭,独坐望郊坰。

佛寺山偏好,渔家地亦腥。

桑枯因抱蝎,草腐自生萤。

踏月归林下,柴扉尚未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夜坐

孤蟾如鉴明,照我坐寒更。

列宿光芒淡,满林风露清。

人行守犬吠,猿过宿禽惊。

静趣凭谁会,忘言对短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