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林光称避暑,回中乃吉行。

龙媒蹑影驶,玉辇御云轻。

风乌绕鳷鹊,彩鹢照昆明。

欲知钟箭远,遥听宝鸡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家出行避暑的壮观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宫廷气息和华丽的想象。

"林光称避暑,回中乃吉行。" 开篇点明了避暑的主题,林光璀璨,选择在回中这样一个吉祥的地方进行避暑活动。"回中"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避暑胜地,通过"吉行"二字,暗示了这次出行的神圣与美好。

"龙媒蹑影驶,玉辇御云轻。" 描述了皇家出行的场景,"龙媒"是传说中的神马,这里用来形容皇家的车驾,"蹑影驶"生动地展现了车驾快速前行的动态美。"玉辇"指的是皇家乘坐的车驾,"御云轻"则描绘出车驾仿佛凌空而行,轻盈无比的景象,体现了皇家出行的尊贵与奢华。

"风乌绕鳷鹊,彩鹢照昆明。" 继续描绘皇家出行的壮观场面。"风乌"可能是指随行的仪仗队,"绕鳷鹊"描述了仪仗队环绕的场景,"鳷鹊"可能是一种鸟名,也可能是象征性的表述,强调了仪仗队的繁盛与庄严。"彩鹢照昆明"则可能是在昆明湖边,彩鹢(一种装饰华丽的船)映照着湖面,展现出皇家出行时的辉煌与壮丽。

"欲知钟箭远,遥听宝鸡声。"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时间与距离的感知,"钟箭"可能是指古代计时工具,"宝鸡声"则是远处传来的鸡鸣声,通过这两处细节,诗人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入其中,既表现了皇家出行的宏大场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皇家避暑出行的盛大与庄严,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94)

张正见(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好学有清才。梁武帝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左常侍。元帝立,迁彭泽令。入陈,累迁通直散骑侍郎。宣帝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善五言诗。明人辑有《张散骑集》

  • 字:见赜
  • 籍贯:南朝陈清河东武城

相关古诗词

战城南

蓟北驰胡骑,城南接短兵。

云屯两阵合,剑聚七星明。

旗交无复影,角愤有馀声。

战罢披军策,还嗟李少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君马黄二首(其一)

幽并重骑射,征马正盘桓。

风去嘶声远,冰坚度足寒。

出关聊变色,上坂屡停鞍。

即今随御史,非复在楼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君马黄二首(其二)

五色乘马黄,追风时灭没。

血汗染龙花,胡鞍抱秋月。

唯腾渥洼水,不饮长城窟。

讵待燕昭王,千金市骏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月]韵

芳树

奇树舒春苑,流芳入绮钱。

合欢分四照,同心影万年。

香浮佳气里,叶映彩云前。

欲识扬雄赋,金玉满甘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