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首(其九)

鸟道通身去,迢迢劫外参。

随流忘朕兆,痴兀未曾闲。

瞬视成途辙,扬眉落二三。

只应无见顶,子夜白云漫。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鸟道通身去”开篇,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超脱凡俗的景象。诗人通过“迢迢劫外参”,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超越世俗的决心。接下来,“随流忘朕兆,痴兀未曾闲”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仿佛在时间的长河中,心灵得以解脱,不再受世俗束缚。

“瞬视成途辙,扬眉落二三”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世界的洞察与理解,似乎在瞬息之间,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质,留下深刻的印记。最后,“只应无见顶,子夜白云漫”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寻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整个诗作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体现了宋代禅宗诗的特点,即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以诗言志,以诗明心。

收录诗词(49)

释清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首(其一)

寒明一点堕空林,朕兆依俙已触今。

目击正容成渗漏,青天白日转迷人。

形式: 偈颂

颂古四首(其二)

乾坤那畔类难齐,千圣从来不识伊。

家破人亡迷肯重,夜深寒塔影空垂。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四首(其三)

万缘歇尽照无时,撒手忘依有路归。

劫外一壶春色暖,灵苗石上正芳菲。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颂古四首(其四)

线道难分处,须知不是伊。

牛头按尾上,岂借大阳辉。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