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岸下

街东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绿钱生。

幽人独来带残酒,偶听黄鹂第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街的东边西边绿帐如帷幕般展开,
池塘南岸北岸绿草如钱叶生长。

注释

翠幄:绿色的帷帐,形容茂密的树叶。
池南池北:指池塘的四周。
绿钱:绿色的铜钱状植物,这里指荷叶。
幽人:隐士或悠闲的人。
残酒:剩酒,可能表示诗人喝了一些酒后出门。
偶听:偶然听到,不经意间听到。
黄鹂:一种鸣叫声清脆的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开篇“街东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绿钱生”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一片繁茂的植物世界,其中“翠幄”指的是细长的竹叶或其他植物的叶子,“绿钱”则形象地描绘了新生的柳絮。这种对春天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也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接着“幽人独来带残酒,偶听黄鹂第一声”两句,则转向人的活动和情感体验。诗中的“幽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类似的人物,这个人孤独地来到这个地方,手中还携带着一些未喝完的酒。这不仅显示了他对酒的喜爱,也隐含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而“偶听黄鹂第一声”则捕捉到了春天的一个重要音响符号——黄鹂的鸣叫。黄鹂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第一声”可能指的是早晨最先听到黄鹂鸣叫的声音,增添了一份清新和生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宁静、美好的春日情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一)

万户春浓酒似油,想须百瓮到床头。

主人日饮三千客,应笑穷官送督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二)

诗里将军已筑坛,后来裨将欲登难。

已惊老健苏梅在,更作风流王谢看。

○出定知书满腹,瘦生应为语雕肝。

○○洒落江山外,留与人间激懦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三)

张公高躅不可到,我欲挽肩才觉难。

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刑留与后人看。

诗如琢雪清牙颊,身觐飞龙吐胆肝。

少负清名晚方用,白头翁竟作何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