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图引

行行重行行,送客安西征。

可邻渭城曲,巳作阳关声。

阳关去渭城,四千五百里。

才闻征马嘶,初见行尘起。

行尘征马短亭前,弱柳垂杨古道边。

巳怜柳叶青如线,更爱杨花白似绵。

柳叶杨花春正好,輶车且驻长安道。

玉壶清酒竞芬芳,金谷艳歌殊窈窕。

徘徊共劝少留连,泯默相看两倾倒。

别鹤离鸾曲易终,百鹩飞燕互西东。

摇摇翠幰城隅日,猎猎红旗野渡风。

断歌零舞情难写,分手回头泪盈把。

安闲堪羡采薪人,潇洒谁如钓鱼者。

天涯风物异方身,争似在家相对贫。

乡梦三更悬马首,回肠九折绕车轮。

销磨岁月缘名利,鸿飞不至人偏至。

我所思兮明月同,君之出矣浮云异。

龙眠古刻昏莓苔,萧郎彩笔生绡开。

销魂莫续江淹赋,好画陶潜归去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阳关图引》描绘了一幅送别场景,以行人的视角展现了阳关与渭城之间的离别之情。诗人运用了"行行重行行"的叠词,表达了送别的绵长与不舍。"阳关去渭城,四千五百里",空间距离的遥远强化了离别的愁绪。沿途的"弱柳垂杨"和"柳叶杨花",色彩鲜明,既增添了春天的生机,又寓含了离别的凄婉。

诗人借酒歌欢,"玉壶清酒竞芬芳,金谷艳歌殊窈窕",试图用短暂的欢乐冲淡离愁,然而"别鹤离鸾曲易终",暗示离别时刻的悲伤难以抵挡。"百鹩飞燕互西东",以鸟儿的四散飞翔象征友人各奔东西,画面感强烈。

"回首泪盈把"直接抒发了离别时的泪水涟涟,而"安闲堪羡采薪人,潇洒谁如钓鱼者"则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感叹身在天涯,不如在家贫贱相守,"乡梦三更悬马首,回肠九折绕车轮",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最后,诗人感慨世事无常,"销磨岁月缘名利",而真正的幸福却在平淡中,"我所思兮明月同,君之出矣浮云异",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坚守。全诗以"龙眠古刻昏莓苔,萧郎彩笔生绡开"收束,借古迹与艺术创作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销魂莫续江淹赋,好画陶潜归去来"的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送别诗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松谷歌

桂山漫招隐,桃源何渺茫。

何如徂徕松,明堂充栋梁。

君材本是明堂质,昂霄耸壑寥天一。

九皋瑞露饶声闻,三径岁寒偕胶漆。

顾我轻尘弱草同,神交万里尺书通。

何时九顶南岷下,共听陶家一枕风。

形式: 古风

黄柏行

宁食苦黄柏,莫作贵州客。

宁食头七醋,莫行贵州路。

少年轻壮心远游,早岁从军今白头。

只今行年七十二,犹作羁累滇海陬。

形式: 古风

东西南北引

北骑与南舟,山川非壮游。

东迎又西送,日月老宾从。

弧矢生而为男子,东西南北四方事。

余何为者将无同,水中漂梗风中蓬。

中夜起坐万感集,啜其泣矣何嗟及。

形式: 古风

乌撒寒

乌撒天,玄云簇。雪为林,冰为谷。

脱火龙髯,缩金乌足。鸢跕溪毒淫,羊肠坂诘屈。

四载难以乘橇,五枝讵能缘木。

独行睘睘况瘁人,自晓欲投何处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