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并序(其六十二)

无端遣向墨池边,染得身衣黑似烟。

却去上流清处洗,身心用尽亦如然。

令教脱却重披素,不免依前著净缘。

染净二途俱不了,到头须得自心玄。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探讨了心灵净化与自我认知的主题。诗人通过“染墨”与“洗清”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心灵受到污染后,寻求净化的过程。诗中提到的“无端遣向墨池边”,暗示了心灵在不经意间受到了外界的污染或影响。“染得身衣黑似烟”,生动地描绘了心灵被污染后的状态,如同衣物沾染了难以清除的污渍。接着,“却去上流清处洗”,象征着个体意识到了心灵的污染,并主动寻求精神上的清洁与净化。

然而,“身心用尽亦如然”,表明即使付出极大努力,心灵的净化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反省。诗中的“令教脱却重披素,不免依前著净缘”,进一步强调了心灵净化的复杂性,即便暂时摆脱了污染,仍可能再次陷入相似的状态,暗示了心灵净化是一个持续且艰难的过程。

最后,“染净二途俱不了,到头须得自心玄”,总结了主题,指出心灵的净化之路并非简单的“染”与“净”两种对立状态所能完全解决,最终的答案在于深入探索和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心玄”。这句诗表达了对内心深处自我认知的追求,以及实现心灵真正净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4)

居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并序(其六十三)

拟住城隍守不非,见云生处又思归。

三间茅舍喜犹在,九带青萝尚绕围。

松柏近栽方始盛,槿花秋首未尝萎。

山云叆叇虽垂布,承揽不知谁复谁?

形式: 偈颂

偈颂并序(其六十四)

自从知始觉无明,一衲随缘祇么行。

被人骂辱无心诤,见说无为上拟争。

祇合守愚居暗室,又缘缁素要分明。

为报往来参学者,得师无意始无生。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偈颂并序(其六十五)

微微细雨下多时,百卉抽枝长不知。

正化叵兴民自赡,叵兴民赡亦如斯。

天观万物如刍狗,有覆无心更望伊。

不因无事在林在,争觉王侯有此资。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并序(其六十六)

备米柴茶是事殷,茅茨蓬户不惊人。

晨朝有粥斋时饭,资我如常任运身。

冬至息心随分过,春来量力事须勤。

支持若得今生度,来世还如无事人。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