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幽仙子西山卷,读了绦绳系又开。
此卷玉清宫里少,曾寻真诰读诗来。
此诗描绘了一位仙子在西山中翻阅古老卷轴的情景。"九幽"指的是边远而神秘的地区,"仙子"则是道教传说中的不死之身,她们常居于仙境之中。此句通过对仙子的描写,营造出一股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意境。
"西山卷"即藏书于西山之中的古籍,而"绦绳系又开"则表明这些卷轴被精心保存,绦带被重新解开,预示着将要展现的知识宝库。这种描写常见于唐代诗人笔下,他们喜欢以此类意象表现对古籍文献的尊重和渴望。
"此卷玉清宫里少"一句,通过仙子的视角,表达了这本书在神圣之处(玉清宫)也是稀缺的珍品。玉清宫通常是道教中的仙境或天界,这里的"少"字强化了书籍的罕见和珍贵。
接着,"曾寻真诰读诗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些古老典籍的向往与探求。在这里,"真诰"可能指代某种道教经典或秘籍,而"读诗来"则表明诗人通过阅读这些高深莫测的书籍,获得了灵感和启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仙境与神秘古籍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美好事物以及超自然世界的无限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常常使用的想象力和艺术手法。
不详
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紫河车里丹成也,皂荚枝头早晚飞。
料得仙宫列仙籍,如君进士出身稀。
谁道槿花生感促,可怜相计半年红。
何如桃李无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风。
红蕉曾到岭南看,校小芭蕉几一般。
差是斜刀剪红绢,卷来开去叶中安。
一生所遇唯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
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