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胜之行部浙东还示诗

雒阳贵公子,才气盖九州。

言从承明观,出治东诸侯。

绣衣自天下,龙节横江浮。

威声雷霆发,惠泽河汉流。

簿领谢俗吏,清谈揖前修。

三月初行部,飞帆绝潮头。

诸山嶙嶙出,委蛇转前驺。

众川淙淙来,方洋放扁舟。

仁智得所好,逍然忘百忧。

历访宁惮远,穷探讵辞幽。

高怀期康乐,遁迹嘉远游。

从容顾宾从,此乐复有不。

长歌裁大句,从者谁敢酬。

归来特示我,明珠知闇投。

我本丘樊士,久巳失厥谋。

终无考槃刺,但有伐檀羞。

庶几不远复,未愧公阅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公子王胜之在浙东巡视时的壮丽景象和高尚情操。诗中以“雒阳贵公子”开篇,点明人物身份,接着描述其才华横溢,声名远播,从京城出发,巡视东诸侯之地,展现出其非凡的影响力与治理能力。

“绣衣自天下,龙节横江浮”,绣衣象征着王胜之的尊贵身份,龙节则是其权力的象征,描绘了他巡视时的威严形象。接着,“威声雷霆发,惠泽河汉流”,生动地展现了王胜之在巡视过程中,既有威严的震慑力,又有广泛的恩泽惠及四方。

“簿领谢俗吏,清谈揖前修”,表明王胜之在处理政务时,摒弃繁琐的文书工作,与贤士高谈阔论,体现了他的高雅风度和对知识的渴求。接下来,“三月初行部,飞帆绝潮头”,描绘了王胜之巡视时的壮丽场景,展现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众川淙淙来,方洋放扁舟”,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王胜之巡视时的悠闲与自在。最后,“仁智得所好,逍然忘百忧”,表达了王胜之在巡视过程中,追求仁义与智慧,享受逍遥自在的生活,忘却一切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王胜之巡视浙东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与高尚情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与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75)

沈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氏明荐堂

夫子刚且勇,一摧遂终身。

于今斗牛间,郁然气不申。

平生慕用意,碣刻留千春。

更为祠堂咏,尚代鸡酒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

吏案方无事,朋游出近山。

相从得所好,终日有馀闲。

弃置形骸外,逍遥宇宙间。

谷风吹淅淅,涧水濯潺潺。

灌木开云荫,馀花散锦班。

轻舆留石步,短棹下湖湾。

古寺群峰合,孤洲万竹环。

紫鳞惊跃起,白羽倦飞还。

对酒忘尘事,临流见病颜。

支离真可笑,光景信难攀。

且共隤然醉,谁知是闭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平望道中

积水不知际,孤舟缘断堤。

新晴寒气薄,短日暮天低。

为客情犹昨,重来路已迷。

区区何计了,长负旧林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将至京口先寄孙少述并呈晏子俞

为郡无闻困米盐,先生有道独幽潜。

豫章因甚尊徐孺,益部何能诎蜀严。

已脱簿书身自放,肆寻山水意宁厌。

京江最欲方洋处,愿从屏星卷画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