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仪物陈矣,礼乐明矣。天子戾止,诒尔臣矣。
陟降维则,恭且勤矣。茫茫四海,德教形矣。
这段诗文出自宋代的一首宫廷礼仪诗,表现了帝王对其尊者的敬仰之情和对臣下的教诲。诗中“仪物陈矣,礼乐明矣”展现了隆重的祭祀或朝会场景,各种仪式用品陈设齐全,礼乐奏鸣,显示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天子戾止,诒尔臣矣"表达了帝王对臣下的训诫,天子即皇帝,在这里指代着帝王本人,而“戾止”意味着停止或暂停,可能是在告诫臣民之前的一种仪式动作。"诒尔臣矣"则是帝王对其臣子提出教导和期望。
"陟降维则,恭且勤矣"中的“陟降”意味着上下或升降,而“维则”通常指的是法则或规矩。整句话表达了帝王恭敬而勤勉地遵循礼制的态度。
最后,“茫茫四海,德教形矣”则描绘了一种广阔无垠的景象,"茫茫四海"指代着辽阔的国土,而“德教形矣”表达了帝王通过道德和教育来治理国家,使其成果显现。
整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帝王礼仪行为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尊崇祖先、敬畏天命以及帝王以身作则、教化臣民的主题。
不详
宗郊斯成,交举典册。汝辅汝弼,威仪是力。
陈于广庭,迨此上日。巍巍煌煌,乌睹在昔。
元祀介福,孰绥孰将。归于尊亲,孝哉君王。
载镂斯牒,载琢斯章。得名得寿,如虞如唐。
我礼备成,我驾言旋。降坐而跸,奏鼓渊渊。
国本既定,保佑自天。克昌厥后,何千万年。
乐备既奏,和声冲融。玉简金书,翔鸾戏鸿。
下拜登受,旋于青宫。仪辰作贰,垂休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