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

归来安稳卧烟萝,花信风柔春渐过。

满径白云人迹少,一帘红雨鸟声多。

闲来垂钓常忘饵,病后慵书不换鹅。

除却浮家更无事,办装先去买青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图景。诗人归隐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安逸生活。首联“归来安稳卧烟萝,花信风柔春渐过”中,“烟萝”象征着隐居生活的幽静与自由,“花信风柔”则暗示了春天的美好时光正在悄然流逝,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颔联“满径白云人迹少,一帘红雨鸟声多”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满径的白云和稀少的人迹,营造出一片空灵寂静的景象;而帘内飘落的红雨和窗外鸟儿的欢鸣,又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颈联“闲来垂钓常忘饵,病后慵书不换鹅”则揭示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另一面。垂钓时忘记鱼饵,表现了他悠闲自得的心态;病后懒于写字,不再更换鹅毛笔,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或是对日常琐事的厌倦。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小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形象。

尾联“除却浮家更无事,办装先去买青蓑”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彻底投入。除了外出游历,他似乎别无他求,甚至已经开始准备购买蓑衣,以备随时出游。这一句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归来”,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在繁华世界之外,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是许多文人墨客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2)

沈朝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

静躁殊轨途,人性安可矫。

天既赋吾拙,何用逐机巧。

始进苟不正,晚节何由保?

所以达人心,立身忌草草。

受恩惟恐多,入仕亦戒早。

俯仰怀古人,守贞以为宝。

形式: 古风

送大兄南还

重到承明半载馀,匆匆襆被返衡庐。

营巢每笑逢秋燕,纵壑真同避钓鱼。

三径春风侍童冠,一帘花雨润琴书。

故乡自足林泉趣,最荷君恩许遂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得张师石书却寄

杜门久与故人违,忽有音书到竹扉。

过眼物华双鸟翼,惊心风雨一牛衣。

春云江树黄泥坂,秋水渔灯赤鼻矶。

日暮狂歌当浊酒,不禁西望思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汤宗伯潜庵先生

豫州天中央,文星木躔角。

灵山拔嵩少,德水交伊洛。

郁为人文区,名贤代有作。

煌煌二程子,千载振绝学。

后来渐榛芜,斯道孰开拓?

先生出旷世,日朗萤火爝。

蕴蓄富渊源,发挥启橐籥。

本根秋实茂,藻采春华落。

图报只辞章,中怀谅已薄。

初登蕊珠榜,遂入石渠阁。

朝廷爱人才,破例展猷略。

分藩试扬历,江右专锁钥。

蔚州老司寇,许予必斟酌。

谓公真清廉,才品并卓荦。

荐扬大臣事,彼此两不怍。

适当时右文,设科召鸿博。

公仍归禁院,献赋卑《五柞》。

衡文来两浙,悉剖荆山璞。

还朝品弥高,比岱长群岳。

东南资重镇,宵旰切民瘼。

简在抚吴中,民望胥踊跃。

吴俗久奢靡,正气日以剥。

大端示镇静,积习还淳朴。

新图郑侠绘,淫祀怀英削。

百事具规模,群情奉绳约。

久困渐以苏,病夫遇良药。

九重念旧臣,内召藉启沃。

衮衣行有日,里巷惊以愕。

耕樵出山野,商旅阗城郭。

卧辙肩相摩,攀辕趾交错。

公去国本端,公留一方乐。

计大无曲徇,眷隆有深托。

天子建文华,东宫开讲幄。

岩岩师傅席,醇儒孰公若。

礼仪视举止,恭谨愈盘躩。

崇阶领秩宗,三礼兼典乐。

生平稽古力,蒙此雨露渥。

忆余旧识公,回首事犹昨。

初从魏公坐,相见获酬酢。

公貌谦而和,公怀端且恪。

始知贤达意,宁静必淡泊。

仪型俨在兹,小鸟随鸑鷟。

拜献忝后尘,发蒙仰先觉。

近闻媕婀辈,丑正忌磊落。

蝇营玉可点,火燎金欲烁。

明良既相遇,众女任谣诼。

愿公笃忠贞,襟怀等寥廓。

他时明农归,悠然卧岩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