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吴氏慈节堂

结发被衿帨,来为君子嫔。

行年始三八,空遗未亡身。

玉台寂寞掩明镜,罗帷惨澹栖暗尘。

膝下两男儿,提携心独苦。

寒窗雪夜课诗书,虚牖霜晨把机杼。

临阶双桂同本根,春风并秀凌青云。

煌煌珠翟明鹤发,寿酒日进慈颜醺。

嫁时白玉镜,团团光皎洁。

百年高堂乐未央,长看清辉似明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吴氏的女性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两个儿子,以及她对家庭的贡献和对子女的教育。诗中充满了对吴氏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她作为母亲角色的深情描绘。

首句“结发被衿帨,来为君子嫔”描绘了吴氏与丈夫的初次相遇,以及她成为妻子的角色。接着,“行年始三八,空遗未亡身”则表达了她年轻守寡的悲痛。接下来的几句“玉台寂寞掩明镜,罗帷惨澹栖暗尘”描绘了她孤独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膝下两男儿,提携心独苦”展现了她作为母亲的辛劳与付出。她不仅在生活上照顾两个儿子,还在“寒窗雪夜课诗书,虚牖霜晨把机杼”中教导他们学习,体现了她的智慧与远见。

“临阶双桂同本根,春风并秀凌青云”以桂树的比喻,象征着她与丈夫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的孩子在她的培养下茁壮成长,如同春风吹拂下的幼苗,向着天空生长。

“煌煌珠翟明鹤发,寿酒日进慈颜醺”描绘了她晚年生活的幸福与安详,以及她慈祥的笑容。这不仅是对她的长寿与健康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她作为母亲角色的肯定。

最后,“嫁时白玉镜,团团光皎洁。百年高堂乐未央,长看清辉似明月”以白玉镜的比喻,再次强调了她年轻时的美好形象,以及她对家庭的贡献与影响,如同明月般照亮了家人的心灵,即使在百年之后,她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吴氏作为一位母亲的伟大与无私,以及她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杨参政致仕归永嘉兼简宗豫

杨大夫,起自章逢儒,清涵烱烱冰玉壶。

平生胸中书万卷,上溯邹鲁窥唐虞。

年未四十游帝都,朝朝冠佩明庭趋。

退陪天官品量天下士,区别高下贤与愚。

缙绅可望不可近,大夫自视澹若无。

出佐方岳薇垣居,施政不亟亦不徐。

春风披拂枯槁苏,时雨沾洒惠化敷。

闽南八郡五十邑,咏歌鼓舞连道途。

列圣相承三十载,大夫夷险一节终不渝。

白发如丝未全老,成功而退合天道。

山林钟鼎固有命,得退还应健时好。

五月燕南雨晴早。

清莺啼满绿杨烟,舞蝶翩翩弄芳草。

大夫拂袂出都门,我往饯之心懆懆。

逸翮争骞银汉云,蹇驽尚恋天闲皂。

雁荡秀拔东海堧,夫容作花浦屿妍。

谢公旧游清境在,解绂可以长周旋。

何须吴歌越舞酣高筵,何须丹砂玉屑图永年。

但令俯仰无愧天,任情随意合自然。

武英学士清无恙,鹤氅云巾曰来往。

太史行将望聚星,定在斗城华盖上。

形式: 古风

题朱给事所藏马牛二图(其一)

矫矫皆雄姿,来从渥洼涘。

金羁未络头,散诞春风里。

试令剪拂效驱驰,君看一日轻千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朱给事所藏马牛二图(其二)

宛宛柳丝柔,绵绵芳草绿。

三月耕犁閒,春田雨新足。

纷纷陌上骤青骢,独占溪南坐黄犊。

形式: 古风

赋得滕王阁送别

章江西来绕洪州,滕王高阁临江流。

滕王去后无千岁,高阁人间几兴废。

昔闻贞观全盛时,大廷金册封宗支。

时平还出领旌节,富贵非常骄逸滋。

正对西山俯南浦,雕栏朱槛参差起。

玳筵凤管杂龙笙,白昼欢声彩云里。

留连晚日下帘钩,别有渔歌闻上头。

回眸共眄沧洲际,杏彩兰娇影娥翠。

只言欢乐殊未央,城头一夜飞秋霜。

三春荣盛逐流水,佩玉鸣銮俱渺茫。

年深代易无此阁,好事何人为重作。

绝世流传蛱蝶图,东风粉色皆消落。

只今阁空台亦平,濒江但有滕王亭。

松门薄暮掩脩竹,数叶萧萧寒雨青。

当时弃德耽游宴,身后荒凉竟谁叹。

一种南昌孺子亭,行人下马思东汉。

君行几日过江津,吊览应知作赋新。

文章自昔三王盛,还见今人继昔人。

形式: 古风